天蠶土豆 作品

第九百六十章 炭火(第3頁)

 那是一種近乎自負的自信。

 天下劍修就有兩種,劍氣長城和之外。

 我來自劍氣長城。

 我家鄉那邊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是劍仙。

 我年紀小,不曾去過城頭,但是我以後肯定會去。

 因為約莫每百年,就會有一場大戰,等著我們去打,登上城頭,就可以與整座蠻荒天下遞劍。

 那麼在這種地方成長起來的劍修,哪怕到了浩然天下,依舊會帶著一種天生的鋒芒。

 邱植好奇問道:“白玄,能不能問一句,你是隱官大人的嫡傳弟子嗎?”

 白玄擺擺手,“我在家鄉那邊有師父的,何況我有個綽號,叫‘小小隱官’,跟隱官大人拜師,反而不合適。”

 邱植疑惑道:“那麼‘小隱官’是誰?”

 白玄打了個哈欠,“就是比我虛長几歲,那傢伙,不值一提。”

 小米粒立即說道:“‘小隱官’陳李,是金丹境了哩。”

 白玄說道:“對啊,所以我才說不值一提嘛。”

 邱植驚歎不已。

 厲害,金丹境都不算個啥。

 以後要常來青萍劍宗做客。

 白玄隨口問道:“邱植,你啥境界了?”

 邱植猶豫了一下,還是如實告知,“龍門境。”

 白玄非但沒有驚訝,反而眼神憐憫,這位洞府境小劍仙,嘆了口氣,搖搖頭,拍了拍邱植的肩膀,安慰道:“那就跟陳李是一個路數的練劍方式,資質不夠,勤勉來湊。以後回到九弈峰,記得修行別懈怠啊。回頭給我個收信地址,隔三岔五,飛劍傳信一封,得提醒你幾句。”

 邱植笑了起來,輕輕點頭。

 不愧是隱官大人一手創建起來的青萍劍宗,果然是金丹境劍修都不算什麼。

 不過邱植覺得如此才是合情合理的,就該是這樣。

 白玄想起一事,環顧四周,然後伸手摟住邱植的肩膀,不由分說拉著後者一起走向別處,走出一大段距離,故意背對著小米粒,白玄小心翼翼從懷中摸出一本隨身珍藏的英雄譜,壓低嗓音說道:“邱植啊,我跟你一見如故,相當投緣,既然今天是咱們下宗的慶典,那就肯定是個黃道吉日了,我這邊有本冊子,來,籤個名,以後咱倆就等於是斬雞頭燒黃紙、那種義結金蘭的江湖朋友了。哦,忘了沒帶筆墨,沒事沒事,我有帶印泥,蓋個手印,一樣作準的。”

 白首遠遠看著那一幕,感慨萬千,造孽啊。

 王霽笑道:“在玉圭宗裡邊,從神篆峰到九弈峰,邱植可不會有這樣的對話,這孩子當下整個人都是放鬆的。”

 張豐谷笑道:“蠻好的,那撥孩子,嘴上和心裡,都不會把那個九弈峰峰主的身份太當真,邱植要是在這邊能有幾個同齡人,可以成為以後的長久朋友,那麼這趟出遠門,九弈峰就算賺到了。”

 王霽微微皺眉,“要不要提醒邱植一句,不要隨便蓋手印?”

 山上術法,千奇百怪,也怪不得王霽疑神疑鬼,要說王霽自己,在江湖上,也是極為豪邁的作風,可是邱植這個孩子,卻是玉圭宗極其器重的,以至於宗主韋瀅去浩然天下之前,其實留下過類似遺言的話語,而且是在祖師堂那邊記錄在冊的。

 如果他本人無法從蠻荒天下返回,就交由張豐谷、王霽他們這撥祖師堂供奉,為邱植護道,不惜任何代價!

 而玉圭宗宗主之位,寧肯空懸百年甚至更久,也要讓邱植慢慢成長,再來補缺下一任宗主的位置。

 張豐谷思量片刻,“我們不用這麼緊張,青萍劍宗的風氣,還是值得信賴的。”

 退一萬步說,就算這次無功而返未來玉圭宗和青萍劍宗,也是一場光明磊落的君子之爭。

 張豐谷信得過劍氣長城的本土劍修,信得過一個肯死守城頭的末代隱官。

 王霽自嘲道:“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張豐谷笑道:“不能這麼說,切莫如此想。”

 張豐谷猶豫了一下,試探性說道:“王供奉,以後神篆峰祖師堂議事,能不能少罵幾句姜尚真。”

 王霽聽著這句沒頭沒腦的提醒,一時間不知如何作答。

 作為老宗主荀淵一個輩分的玉圭宗老祖師,張豐谷要比王霽知道更多內幕。

 多年之前,還是擔任九弈峰峰主的劍修韋瀅,就曾經找到過老宗主荀淵,建議玉圭宗領銜,聚攏起一撥桐葉洲劍修,學那北俱蘆洲,趕赴劍氣長城,長久以往,燕子銜泥一般,用一個最笨的法子,最終為整個桐葉洲贏得一份數量可觀的劍道氣運。而作為領頭人的玉圭宗,說不定就有機會出現一位飛昇境……劍修!

 當時作為荀淵師弟的張豐谷,恰好在場,但是荀淵沒有答應,又不給出個說法,只說此事再議,而所謂的再議,事實上就是荀淵再不提及。

 這讓韋瀅極為費解。不至於心生怨氣,但是失落總是難免的。

 等到張豐谷也去私下詢問,師兄荀淵還是沒有給出理由。

 最終事實證明,荀淵和韋瀅都是對的,同時又都是錯的。

 對於整個桐葉洲來說,韋瀅對荀淵錯,但是對於玉圭宗而言,則是韋瀅錯荀淵對。

 因為一旦玉圭宗與劍氣長城牽連過深,表現得太過矚目,之後那場妖族大軍的圍山一役,可能至少會多出一位舊王座大妖,例如緋妃,或是搬山老祖袁首,甚至會再加上一個切韻,蠻荒天下的甲子帳,可能直接就會不計代價,哪怕拖延進攻寶瓶洲的腳步,也要推平掉玉圭宗諸峰,作為一種殺雞儆猴的手段,與浩然天下表明姿態,敢與劍氣長城為伍者,就是這個下場。

 不過張豐谷確定一事,正是從那一天起,師兄荀淵就認可了韋瀅,開始真正為韋瀅謀劃未來宗主一事,秘密為其鋪路。

 甚至某種意義上,打破傳統,讓不是九弈峰峰主出身的姜尚真,擔任玉圭宗下任宗主,而讓韋瀅去往寶瓶洲,繼任真境宗宗主。

 等於是雙方調換了位置,荀淵明擺著是做好了那個最壞的準備,讓姜尚真死守祖山神篆峰,死了就死了,也要讓韋瀅和真境宗,將玉圭宗香火傳承下去。

 這就是說,從一開始,荀淵就先是將姜尚真當做了韋瀅擔任宗主的攔路石,外放到寶瓶洲,類似一次封王就藩,結果等到大戰在即,就轉過頭來,如同再讓太子殿下遠離京城,遠離形勢險峻、無路可退的是非之地,讓那位“藩王”入京。

 姜尚真不清楚老宗主荀淵的這樁謀劃嗎?

 肯定很清楚,心知肚明。

 有怨懟嗎?

 毫無怨言。

 所以張豐谷看待姜尚真,懷揣著一種極其複雜的心態。

 因為就算是玉圭宗本身,絕大多數祖師堂有椅子的修士,至今依舊沒有意識到這件事。

 好像姜尚真也根本不希望任何人察覺這個真相,樂得繼續被人大罵不已。姜尚真可從來不是一個心慈手軟的主,作為手握雲窟福地的姜氏家主,雙手沾滿了鮮血,哪怕單純以修士來說,經常出門遠遊的姜尚真,若論私德,姜尚真可以被指摘的地方,確實太多了。大概這就屬於私德有虧,不缺半點大義,所以姜尚真才能問心無愧?問心無愧,不是一己之私,什麼外人謾罵,我自巋然不動,那不叫問心無愧,這種人年紀越大,臉皮越厚,那叫老而不死是為賊。

 事已至此,塵埃落定。

 當年荀淵是怎麼想的,已經無人得知了。

 可能唯一知己,就只有姜尚真。

 因為曾經在神篆峰修行,還是荀淵親自帶上山的,後來又擔任過真境宗的譜牒劍修,所以隋右邊今天專門帶著弟子程朝露,來張豐谷、王霽這邊敘舊幾句,對於隋右邊而言,這已經算是極為難得事情了。

 道別之後,程朝露小聲問道:“師父,沒當上官,會不會覺得失落啊?”

 隋右邊笑道:“為什麼會這麼覺得?”

 程朝露撓撓頭,“就是隨便問問。”

 隋右邊反問道:“那師父既不是掌律祖師,也不是首席供奉,劍道境界還不高,跟著我練劍學拳,怎麼看都好像出息不大了,你會不會覺得失落?”

 程朝露使勁搖頭,“這有啥好失落的。”

 隋右邊說道:“陳平安,朱斂,盧白象,魏羨,當然還有師父自己的獨門拳法,你都要用心學,至於最後能學到多少,立志在己,成事在天,看命。”

 程朝露疑惑道:“隱官大人的拳法也能學?算不算偷師啊,沒有忌諱嗎?”

 隋右邊笑道:“沒有。”

 第二場青萍峰祖師堂觀禮,按部就班進行。

 之後就算慶典結束了,關於大瀆開鑿一事,地址竟然就選在了青萍峰祖師堂,由此可見,青萍劍宗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

 除了青萍劍宗,太平山,大泉王朝,蒲山雲草堂,還有玉圭宗,張豐谷,王霽,邱植,姜蘅。

 以及邀請了劉聚寶和鬱泮水,劉幽州和徐獬屬於旁聽。

 青萍劍宗這邊,則有陳平安,長命,韋文龍,裴錢,小陌。崔東山,米裕,崔嵬,種秋,曹晴朗。

 唯一比較奇怪的地方,在於首席供奉米裕的嫡傳弟子何辜,與掌律崔嵬的弟子於斜回,也得以列會議事。

 鬱泮水看著對面那邊的陳平安一行人,笑道:“我能不能換個位置,我跟你們仙都山其實才是一夥的。”

 己方雖然人多勢眾,對方瞧著略顯勢單力薄,可事實上,自己這一排,“家賊”才多呢,怎麼看都不像是能佔到便宜的。

 年輕隱官明與崔宗主,你們倆分工明確,一個負責騙狗入門,一個就關起門來殺豬呢,太平山和蒲山這些個,肯定是幫兇啊。

 之後大瀆開鑿一事,討論了大概足足一個時辰,主要是崔東山,葉芸芸和李錫齡聊得多,光是那條嶄新大瀆的主幹一事,就耗費了大半個時辰。

 依舊不算有個真正的定論,因為在座幾方勢力,將來各自負責哪條河段的開鑿事宜,都有異議。

 這也正常,玉圭宗和蒲山肯定都需要先回去舉辦一場自家的祖師堂議事,大泉王朝更是會召開一場聲勢浩大的朝堂議事、以及御書房的小規模議事。

 青萍峰這場最少已經敲定了“桐葉洲必然會多出一條嶄新大瀆”的重大議事結束後,由曹晴朗關上大門的祖師堂裡邊,就多出了一個老秀才,做了個氣沉丹田的姿勢,穩住身形,比早先預期好太多了,沒直接坐地上,這個好不容易才從文廟功德林那邊脫身的老人,轉身,雙手負後,望向那幅畫像,捻鬚而笑,洋洋得意,“除了君倩,稍微差了點意思,我的弟子,就沒一個不俊俏的,模樣氣度這一塊,都隨先生,畢竟年輕那會兒,出門買個酒,都要被揩油呢,只有那個魚市的婆姨,太過分,實在是太過分了,當年賣我倆螃蟹都缺胳膊少腿的,還騙我說新鮮得很呢……”

 老人走到為首那張椅子旁邊,伸手扶住椅背,自己這個當先生的,能夠從功德林那邊一步縮地,就跨洲遠遊,能夠如此輕鬆,為什麼,當然是坐在這張椅子上的學生,這個關門弟子,用自己的所有功德,再加上所有師兄們的功德,揹著他們的先生,共同做了一件事情。

 至聖先師返回功德林的時候,身邊跟著一頭麒麟。

 至聖先師專程拉上禮聖和經生熹平,找老秀才喝了一次酒,最後說記得讓你的關門弟子去天外走一趟。

 暮色裡,在密雪峰崔東山的宅子裡邊,屋內一行人圍爐而坐,略顯擁擠。

 陳平安,小米粒。裴錢,李寶瓶。曹晴朗,鄭又乾。

 只有崔東山可憐兮兮單獨坐一條長凳。

 除了小米粒她不屬於文聖一脈,其餘六人,兩個輩分,幾乎可以說是一場最嚴格意義上的同門了。

 陳平安和崔東山也就是忙裡偷閒片刻,在這邊小憩片刻,還有一大堆事務等著他們去忙。

 李寶瓶說了件事,當年曾經在清風城狐國那邊,遇到了顧璨。

 陳平安聽著李寶瓶講述的過程,笑著點點頭。

 有些過往,其實陳平安就算在劉羨陽那邊,都從未提起過。

 比如當窯工學徒的泥瓶巷少年,每次從龍窯那邊返回泥瓶巷,就會帶著小鼻涕蟲出去玩耍,買點讓顧璨平時很饞嘴又吃不太起的。有次讓小鼻涕蟲坐在脖子上邊,孩子張開雙手,嚷著飛嘍飛嘍,草鞋少年就笑著在一條巷弄中飛奔,結果一個不小心,拐角處出現行人,為了躲避對方,少年只得匆忙身體歪斜,結果小鼻涕蟲的腦袋就撞到了牆壁,嚎啕大笑起來,少年連忙蹲下身,把孩子放在地上,孩子額頭上很快就出現了一個紅腫大包,還滲出血絲,那一幕,看得少年臉色慘白無色,雙手顫抖,想要用手心去輕揉幾下,結果剛剛碰到傷口,孩子就疼得哭聲愈發撕心裂肺,手忙腳亂的少年趕緊抱著孩子,去路邊熟門熟路找到了幾種草藥,碾碎了嚼爛了,小心翼翼敷在孩子的傷口上邊,再幫忙把孩子的眼淚和鼻涕擦乾淨,反覆問他還疼不疼了,孩子使勁抽了抽鼻子,擠出笑容,雙手叉腰,說疼個卵……之後他們走去胡大娘家的包子鋪,少年掏錢結賬,買了兩個肉包子,小鼻涕蟲站在一旁,一邊眼饞,一邊下意識拿手揉了揉額頭上邊的紅腫,一皺眉,咬緊牙關沒吭聲,只是胡亂抹掉快要掛在嘴邊的兩條鼻涕,少年將兩隻熱騰騰的包子都遞給小鼻涕蟲,孩子二話不說就還給了少年一隻肉包子,說自己吃不了那麼多。最後一大一小走在街上,小鼻涕蟲搖頭晃腦,說好吃好吃,賊好吃,天底下最好吃的就是胡大娘家的肉包子嘞。拿著另外那隻包子的少年,一手牽著孩子,等著小鼻涕蟲吃完了包子,再遞過去自己手裡邊的包子,小鼻涕蟲確實沒吃飽,就將包子掰成兩半,包子餡大都在少年那半邊,這一次等看到少年吃了,孩子才吃起來,一邊吃一邊含糊不清說道,陳平安,等我以後有錢了,啥好事都分你一半,等著啊,等我長大了,肯定有錢得很,兜裡有銅錢算什麼,家裡的金子銀子都一大堆,都幫你留一半,說話算數!

 草鞋少年笑著說好的好的。

 其實根本沒有當真。

 畢竟那會兒的泥瓶巷少年和小鼻涕蟲,一個只是見過金子,都沒真正碰過銀子,一個可能都還沒見過銀子,只是碰過銅錢。

 很多年後的各自離鄉,然後等到俅沃胤輳“茲詞且桓鮒諛款ヮブ碌畝狻pa

 被打的小鼻涕蟲,依舊很開心。但是打人的那個人,卻很傷心。

 所以沒有人知道,後來離開書簡湖的青峽島賬房先生,在返鄉路上,為什麼會在遇到那個古怪的老先生後,他會覺得要是吃上兩個池水城的包子,自己就有力氣吵架了。

 陳平安收起思緒,低下頭,拿起鐵鉗輕輕撥弄著盆內的炭火。

 只是剎那之間,陳平安和崔東山幾乎是同時,率先察覺到祖師堂那邊的異樣。

 下一刻,老秀才就來到了屋外,笑容燦爛,伸手虛按兩下,“坐,都坐。都好,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