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蠶土豆 作品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二十人與候補們(四)(第3頁)

    規模不大的野路子仙家渡口,都賣這個,或者乾脆被某些順帶做不正經生意的仙家客棧拿來送人。

    陳平安好像在等人,也可能是等事,就給了謝狗一個建議,“聽說桐葉洲南部,出現了一處無主的秘境,你可以去那邊瞧瞧。”

    好像是一處遠古金仙的私人道場遺址,瓊樓玉宇,恍若帝王宮闕。古來仙人煉丹處,不是羽化留玉井,便是荒草沒為洲。

    根據如今洩露出來的小道消息,那處遺蹟,不管是碑文內容還是崖刻文字,口氣都很大。

    比如山門所立石碑,其中便有“授君不死方,可以煉精魄。陰陽烹五彩,水火煉三花。”

    服丹飛昇,上古歲月裡,還有幾個有據可查的真實例子,上古以降,三千年多年以來,好像就再沒有人完成這樁壯舉。

    所以關於這座傳聞有可能有一瓶仙丹的遺蹟,玉圭宗那邊已經有所動作,視為了勢在必得的囊中物。

    可能唯一的變數,就是聽說太平山黃庭也去了那邊……碰運氣。

    至於崔東山和青萍劍宗那邊,反正暫時還沒給自己任何消息。

    謝狗直截了當問道:“山主是對那處秘境的歸屬,有點想法?”

    閒逛就算了,要說以次席身份,為自家山頭建功立業,謝狗不介意跑一趟,反正是奉旨行事,百無禁忌嘛。

    如果山主都覺得可以爭一爭,那就肯定可以爭。

    山主做事,還是老道的。陳平安笑著搖頭,“只是怕你在這邊悶,就讓你出去散散心而已。山上早就證明了,這類地界,得看緣法,不然就跟男女婚事差不多,強扭的瓜不甜,到頭來鬧得

    一地雞毛。”

    謝狗故作驚駭狀,“山主點我呢?屬下可是有哪裡做得不對的地方?”

    陳平安無奈,這都跟誰學的。謝狗雙手抱住後腦勺,疑惑道:“總想著把我支開,不會是有什麼見不得光的事情要做吧?說句大實話,我可是心向山主的,不該看的絕對不看,不該說的絕對不

    說。”

    陳平安解釋道:“只是想著你這樣的境界和道齡,什麼沒看過,總這麼跟著我瞎跑,肯定會感到枯燥乏味。”

    謝狗說道:“不會啊,就這麼漫無目的亂逛,蠻有意思的。”

    咱與小陌的婚事,到底成與不成,能不能洞房花燭夜,說到底,還不是你山主一言決之。給一座淫祠的山神老爺佔據了,既不是精怪之屬佔山為王,建廟吃起了人間香火,也不是楔子嶺白茅這樣的前朝英烈,而是一位淪為鬼物的野修,去年開始廣發英雄帖,邀請各路豪傑來此落腳,壯大聲勢。山神府對外,當然不會說自己是一座尚未得到雲巖國朝廷封正的淫祠。以至於荒廟裡邊的女鬼與白麵漢子,原本就

    是打算來此投奔,在這邊撈個女官、武將噹噹,端只鐵飯碗,好歹吃份皇糧。就這麼點地盤,夜中出行,喜歡擺出一副帝王行幸的巡遊儀仗,長柄障扇,敲鑼打鼓,各種不知從哪裡蒐羅而來的幡幢旌旗夾雜其中,全是胡來的,沒有半點規矩禮制可言,反正就是圖個熱鬧。估計是看了幾本官家史書,將那大駕鹵簿記了個大概,學了個四不像。魚龍混雜的山神府,夜夜笙歌,大宴來賓,一派昇平氣

    象。這撥練氣士不過是偶然路過此地,至少不像是找茬的,或是專程來此打秋風的,那些負責巡視地界的山神府官差兵丁,見對方人多勢眾,不敢造次,擺出了井水不犯河水的架勢。那尊山神老爺聽聞稟報,思量片刻,使了個避字訣,倒是有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如今府邸正值與那座雲巖國朝廷“討封”的緊要關頭,不宜節外

    生枝。實則他哪敢與那麼一大撥山上神仙討要什麼過境關牒,對方不打上山巔祠廟興師問罪,就算客氣了。

    夜色正嬋娟,月明翡翠鈿。明月與佳人兩嬋娟,天上人間。有位姿容氣態最佳的年輕女修,取出一卷象牙編織的玉色冰簟,攤開在地,席地而坐,幾位別家門派的男女修士,道齡相仿,來此閒聊,女子與她竊竊私語,男子便沒話找話,與她們聊些近期見聞,他們不會總是一直結伴遊歷市井,多有聚散,相約某時在某地重新相聚。下山入世的修道之士,興許二八佳人的容貌,可能就是百歲高齡的歲數了,於紅塵滾滾中,不管是砥礪道心,還是籠絡結交朝中顯貴,都是常有的事,見多了人事風景,彷彿長生之外皆是過眼雲煙,容易鐵石

    心腸,好像也是沒法子的事情。

    像那位自家門派當掌律的漢子,當下便領著兩位晚輩弟子,作那呼吸吐納的煉氣課業,只是他們心思都不在正業上邊,漢子也無可奈何。修道之人,不太看得上凡俗眼中的美嬌娘、俏娥眉,道理其實很簡單,只因為眼力太好,些許瑕疵,落在練氣士眼中,就會絲毫遮掩不住,什麼一白遮百醜,在練氣士這邊是不管用的,定睛一看,妍媸立判。再比如市井女子身上稍有異味,對於五感敏銳的練氣士而言,簡直就是臭氣熏天一般,所以一樁山上姻緣,結為

    道侶,比市井更講求一個“門當戶對”,男女容貌與身份、資質皆然。

    陳平安默然站在山巔,望向相鄰山頭的那撥練氣士。

    謝狗蹲在一旁,扯著貂帽玩。

    陳平安突然問道:“謝狗,會不會算卦?”

    謝狗咧嘴道:“山主喊我狗子就行了。”

    陳平安錯愕不已,誰教你的?那傢伙就不虧心嗎?老廚子做不出這種勾當,到底是何方神聖,膽大包天,敢這麼糊弄謝狗?

    又是陳靈均?

    謝狗比較講義氣,沒有報出那人的名號,反而幫忙說話,哈哈笑道:“鄒子什麼的,不都是姓氏加個“子”字後綴。”

    陳平安疑惑道:“那怎麼不叫謝子?”

    謝狗咦了一聲,“也對哦。無所謂了,反正我覺得挺順耳的,顯得親暱。”

    陳平安說道:“說正題。”

    謝狗說道:“不會算卦啊,我一向命好,不用鑽研這個。”

    陳平安點點頭。

    算命一事,分支極多,不同路數,各有千秋。

    在山巔,大修士的推衍演造之術,其中有一種號稱最準、卻也是門檻最高的冷僻手段。

    就是將推衍一說的“推”字,變成真正的字面意思。

    陳平安始終是耳聞,在書上見過幾次,一直沒有親眼目睹此事,所以先前在扶搖麓道場內,就與老觀主請教了一回。老觀主對此嗤之以鼻,讓陳大道友不要想著一口吃成胖子,這門高明手藝,是註定學不來的。涉世深者,即便僥倖掌握了這門神通的皮毛,視野所見愈發混亂且

    晦暗。

    推衍預知天命者。境界越低,道行越淺,看到的脈絡就越多,岔路無數條,而且一條線上的景象,越往後越模糊,甚至在某些節點上,景象直接就地消散。

    老觀主當時便一巴掌拍在陳平安的肩膀,輕輕一推。

    陳平安摔出去很遠,頭暈眼花,重返原地,好奇詢問老觀主看見了什麼。

    老觀主笑而不言。

    陳平安立即明瞭,純屬手癢,正大光明打他一巴掌。

    老觀主收斂笑意,說道:“比如小陌,白景,不光是他們境界比你高,兩人尤其命硬,否則也活不了萬年光陰,所以你是如何推也推不動的。”

    謝狗問道:“碧霄道友傳你口訣了沒有?”

    陳平安點點頭,“傳了,但是想要轉述道訣,需要耗費大量靈氣不說,人身小天地之內,動靜不小。我就刻在一對方章剩下的邊角料上邊。”

    謝狗伸手道:“讓我瞅瞅。”

    陳平安從袖中摸出那方篆刻道訣內容的隨形章,謝狗接過手,掃了幾眼,丟還給山主。

    陳平安放回袖中,問道:“門檻比較高,不容易學會?”

    即便有承載神性的道冠者,作為精研此術的基礎,陳平安只敢說學到了一點皮毛,離著登堂入室的境界,不可以道里計。先前就拿青壤和仙藻幾個小試牛刀了幾回,確實如老觀主所說,依仗雙方懸殊境界,也只能推動些許仙藻,預見了她在心相天地內與蕭形的重逢,僅此這一條線

    ,數以百計的“仙藻”站在這條金色長線上,脈絡清晰。反觀青壤和豆蔻,就看不長遠。

    而範銅和謝三娘,各自出現了十數條蔓延出去的絲線,他們與脈絡,宛如一座祖山與旁支龍脈的關係。

    其中兩條相對實在的金色長線,可能就是代表著他們的兩種不同命運,一條直達此地山神廟。

    一條卻是蔓延到了當下趙鐵硯、簡繡他們這邊,交纏在一起,好似打了個繩結,最終範、謝夫婦二人,就此身死!

    所以陳平安才會先選擇親身入局,將他們帶在身邊,再贈送給他們三顆神仙錢,放慢腳步,在此等候他們雙方好像“走龍銜接一處”的景象。

    陳平安既在等人也在等事。等著仙,神,鬼,妖,人,他們悉數匯聚在此。先前推衍武夫範銅、女鬼謝氏之時,陳平安看到了一些模糊畫面,例如有一個後來才知名叫儲熹的練氣士,瞧見了那矮小婦人,認出了是一頭漂泊無依的孤魂野鬼,沒什麼根腳背景。估計她能夠維持一點靈光不滅,是靠身邊跟著個見色忘命的惡漢,用以補充陽氣。也有一個名叫況夔的修士,靠著家學,略通望氣手段,

    其實看出了那女鬼婦人,有幾分由濁轉清的跡象……

    在那之後,陳平安就沒有再推衍範、謝夫婦的命理走向,畢竟算命一事,不可過於頻繁,容易把命算薄。

    謝狗看了眼山主。

    平時多聰明一人,想東想西的,渾身都是心眼,咋個一碰到修行事,腦子就不靈光了呢。

    陳平安默默嚼著一根撣去泥土的甘草。

    他總是這樣,喜歡管閒事。

    可能是因為自己太沒有少年氣的關係,他就特別喜歡那種滿身少年氣的人。

    記得先前在那合歡山地界的潑墨峰之巔,陳平安跟楔子嶺白茅第一次見面,當時山上還有心懷叵測的鬼祟之輩。

    之後便有天曹郡劍修張雨腳,金闕派垂青峰金縷,一雙璧人的少年少女,聯袂而至,他們一出場便讓白府主驚駭萬分。

    那位山澤野修眼中高高在上的少年劍仙,配合少女的神通,一斬再斬,雷厲風行,全無過錯。

    修道之士,堂堂正正的斬妖除魔,不過如此。

    那種少年意氣風發,不必言語。

    別看上次在青杏國京城重逢,陳平安跟張雨腳形若陌路人,估摸著少不得要在少年那邊落個倨傲的印象。

    但是在自家山頭,與於玄閒述江湖事,陳平安卻是專門提及此事,對那少年劍修,毫不吝嗇溢美之詞。當陳平安賤兮兮說起那少年曾經幾乎屬於當著自己的面,親口說自己日後若是見著了那位陳劍仙,給對方提鞋也不配,但是他補了一句,也不會提鞋。言外之意

    ,欽佩歸欽佩,絕不肯惺惺作態,故意低人一等,賣乖討好。

    聽聞這件趣事,於老真人也是忍不住哈哈大笑,撫須點頭,給出一句評價,少年郎當如此。

    陳平安蹲下身,想事情的時候,下意識咬著手指。

    謝狗大致猜出了自家山主的用心,猶豫再三,還是忍不住問道:“想啥呢。”

    陳平安輕聲道:“想一些想了很多年都想不明白的事情。”

    謝狗好奇問道:“舉個例子唄。”

    陳平安緩緩道:“比如嫁衣女鬼,書簡湖,一個叫黃師的武夫,某位城隍爺說過的某個道理。”

    謝狗說道:“既然死活想不通,那就乾脆別想嘛。”

    陳平安淡然道:“陋巷走夜路,只此一條道,繞不過去的。兩眼一抹黑,只能遇賊殺賊,否則此路不通。”

    謝狗哀嘆一聲,“你們這些個讀書人啊,就是喜歡鑽牛角尖。”陳平安呢喃道:“曾經有位佩刀的劍客,與草鞋少年說過一個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