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新劍聖 作品

第176章 引水灌溉(下)(第2頁)

 現在距離天黑也就還有1,2個小時,讓其他人過來也幹不了多少活兒了,於是何飛乾脆就自己先規劃起了水渠的路徑,而他做標記的方式也很少簡單粗暴,那就是直接用火燒,一邊找一邊燒,慢慢的也就直接下山去了。

 第二天的時候眾人乾脆就沒去水源那邊挖掘,而是一部分人隨何飛沿著他標記的路徑進行清理和整修,一部分人則是直接在山腳附近修起了水道和準備建水庫的地基。與此同時何飛也讓人告訴了老支書幫忙收集那些沒用的或者是破舊的瓷罐、陶罐、水缸之類的東西,當然碎片也要。

 還有就是用模板製作一段段的水泥管道。

 這麼幹兩天下來倒確實推進的很快,可水渠卻真的沒挖多少,而且水也是一點兒沒引下來。因此有些人就不解了,不過當何飛將那些管道放到一起,把收集來的瓶瓶罐罐切割完之後他們便大概猜到了,而這時何飛也就開始了他正式的鋪渠引水工作。

 要固定這些陶罐那肯定少不了砌石頭、培土或者是抹水泥了,還有水泥管道的銜接,個別地方的強化固定等等都需要使用各種各樣的材料,所以搬運這些東西的工作量依舊是很大,因而小毛驢兒就派上了用場。狗子們雖然馱不動石塊兒和水泥,但幫忙馱個水瓶,馱些乾糧還是可以的。村子裡的牲口現階段都在拉水,要不倒也可以借過來用用,那樣估計他們的進度還能更快點兒。

 由於他們追求的是速度,所以許多的陶罐和水泥管道都只是搭接,因而施工的速度那是“嗖嗖”的啊!結果6天的時間水便被引下去了。雖然水量有限,但至少有一部分的莊稼不用他們擔水澆了,而且隨著他們對水渠的不斷加固和完善下面的水流也在不斷增大。而隨著鄰近的土地灌溉完成和莊稼地裡水渠的不斷挖掘,那麼慢慢的更遠處的莊稼也會享受到喝飽水的待遇。只是滲透的過程時間上可能就比較長了,想要迅速的灌溉到遠方的土地恐怕還是要依靠水庫蓄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