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夏布(第2頁)

 顧老太頭也不抬,手裡還在繼續搓著麻說道:“不搓麻和你大嫂換換,你去織布機上面坐會兒。”

 李氏看了一眼大嫂陳氏,陳氏正在織機上點線整經呢,密密麻麻細細微微的麻線,得將它們一根根的排列整齊在紡車上。

 雖說李氏也不是沒幹過織布這活,但是織布是個非常累人的活,一般人都是能不幹就不幹,都是避之不及的。

 有一個詞叫做“麻煩”,就是由此而來。

 李氏聽到顧老太讓她換活之後,連忙把頭擺的像撥浪鼓一樣,表示拒絕。

 顧老太看不上自己二媳婦這股偷懶勁,也懶得讓他真的去織布,怕給織壞了。

 按道理織布這件事全家出動,農家一兩年才換一兩套衣服,一年也用不了這麼多布,但顧亮的娘卻一年到頭基本上都在織布機上面。

 無他,之所以一直織是因為有布稅,每年每戶都得交一定的布,所謂“調”。除此之外,這麻布還能抵一部分人丁稅,自然織的越多越好。

 剛點好‘經’的陳氏問道:“娘,我聽說今年咱家準備種從南邊來的棉花是不是啊。”

 “是啊”顧老太一聽是大兒媳的聲音,立馬抬起頭笑著說:“這棉花可是個好東西,聽鎮上的說,這棉花塞進被子裡,冬天蓋上又暖和又軟乎。今年咱家種上一畝地,冬天給咱家全換上。”

 李氏也聽說過棉花,但是沒有蓋過棉被,便問著說:“娘,這棉被真的有這麼好嗎,真有這麼好那咋聽說地主家蓋的都是蠶絲被啊?”

 “這蠶絲是人喂出來的,這棉花是人種出來的,這地裡能長出來的東西自然‘賤’。”顧老太說道。

 顧老太又對著正在紡麻的大兒媳說:“今年看著年景不錯,前些日子你兒子賣靈芝賣石菖蒲這些藥材也賺了一些錢。有了這些錢家裡日子也能好過一些,你留一些布今年給顧亮做一身夏衣吧。”

 聽到自己婆婆主動提出給自己兒子做夏衣,陳氏內心現在也暖暖的。俗話說遍身綾羅者,不是養蠶人。即使自己沒日沒夜的織布,織出的麻布也只能勉強抵的上人頭稅等雜稅。

 而此時李氏心裡又默默嘀咕了,覺得老太太很是偏心,自己還有兩個小的呢,身上衣服也打著補丁呢,咋不見給我兩個女兒做一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