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夏布

“涮,涮涮涮,涮涮。”

 顧家田坎邊邊上,顧亮與妹妹顧大妮正在用竹條上下抽打著一叢植物,把它們抽打到只剩下光桿杆。

 並不是好玩,而是現在他們家正在收麻。

 近農曆五月,過了黃梅時節,萬物開始瘋長,不僅莊稼地,瘋長的也包括苧麻。

 這是今年第一批苧麻,雖然並沒有完全長到最高的水平,但是要想一年收三岔,現在開始收是最合適的季節。

 用竹竿去掉多餘的葉子,再用鐮刀割下後抽皮,這皮就得到了最原始的粗麻條。

 苧麻開始收穫,也就意味著織夏布的季節到了。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可見紡織的重要性,而麻又是布匹裡面最多的,所以織麻對於農家的重要性。

 新鮮的麻條並不能立馬用來紡織,得經過多次處理。

 顧亮與顧大妮先去除葉子,顧老漢便在麻地裡剝皮,剝好皮後把麻一捆一捆的捆好,然後由顧長平揹回家。而二叔顧長安便負責在家裡將粗略剝好的麻去除粘連的外皮與內莖去除。這個步驟叫刮麻,將兩個鐵片併攏在一起,留出一條細縫。然後將新鮮的麻皮通過此縫隙,一拉,上面的雜質便都能去除,就只剩下堅韌的苧麻纖維了。

 此時顧家形成了一條流水線,每個人都有活幹,每個人都有負責一個部分,像極了一個家庭作坊。

 顧家的男人們幹完了自己的活,剩下的該顧家的女人們上場了。

 掛好皮的麻掛在太陽底下暴曬曬乾nL,再澆水曬乾,反覆幾次。新鮮嫩綠的麻條竟在太陽底下變成了黃白色。

 二嬸李氏與顧老太便把曬成一根根的麻絲分開成一縷縷的麻線,在經由漬麻這道工序搓成真正的麻線。

 到這裡一株株在地裡生長的苧麻變成常見的一根根麻線了。可以用來編麻繩等等實用的物品。

 但是要做成布裁衣,還得有最後一步工序——紡織。這一步在顧家通常是由顧亮的母親,陳氏來做的。

 這天,外面正在下雨。李氏和顧老太正坐在門口漬麻搓線。

 李氏抱怨的說:“娘,能不能過兩天再搓啊,這些天一直在搓,我手都搓的起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