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趙昺讀祝文(第3頁)

 喝了點溫開水,努力讓自己清醒一點的趙昺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這個,朝廷困難時期,今年的賞賜有點少,大家都別介意啊。”

 “啟奏陛下,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不敢造次。”趙與珞首先出班奏道。

 “啟奏陛下,臣以為陛下以恢復中原為重當屬明君楷模。臣家中還有些吃食,餓不死的。”陸秀夫出班奏道。

 “啟奏陛下,興王殿下和陸相公所言和臣的想法一樣,臣附議。”文天祥也站了出來。

 “啟奏陛下,臣一介粗人,不會說話。承蒙陛下照顧,臣的家中吃穿用度還是不缺的。臣以為只要將士們能吃飽飯,就有使不完的力氣,有了力氣才能幹韃子。”張世傑出班奏道。

 然後就是曾淵子、蘇劉義、陳吊眼、馬南寶、蘇景瞻、謝洪永等等文臣武將紛紛表示要為朝廷省下錢糧以便發展軍力。

 “朕有諸位卿家,何愁不能光復中原,何愁不能中興大宋,何愁不能打造一個強大的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新的大宋!”

 “朕,謝過諸位卿家!”趙昺對著大殿內外的朝臣彎腰一拜。

 事實如此,海口行朝現如今留下來的人,也是最有骨氣的一批人,可惜的是歷史上這些人在崖山海戰中基本上全部殉國了。

 這都是民族的脊樑,也是僅存的硬骨頭了。

 趙昺雖然是皇帝,但給這些硬骨頭一拜,並不覺得丟人。

 相反,對於陸秀夫他們,特別是文天祥,趙昺對於這些名垂青史的人物,內心中除了崇敬還是崇敬。

 群臣嘮嘮叨叨的你一言我一語,趙昺感覺到自己又餓上了幾分。

 盼星星盼月亮,準備開席了,終於可以吃飯了。

 按理說這也算是國宴,可是除了自己人之外,根本沒有什麼“朋友”來祝賀的,更沒人過來隨份子。

 唉,南宋這種情況下,哪裡還有什麼“朋友”?

 自古都一個道理,雪中送炭難,錦上添花易,

 落魄至極,還想著有人給你雪中送炭?

 不落井下石都特孃的不錯了。

 餓瘋了的趙昺絲毫不顧忌什麼帝王形象,胡吃海喝著。

 嘴裡塞滿飯,口齒不清地催促著朝臣們快點吃。

 在趙昺的帶領下,宴席中倒是少了許多繁文縟節。

 特別是武將們,那是一個比一個的能吃。

 吃飽喝足,一番操作之下祥興元年冬至郊祀大典算是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