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趙昺讀祝文(第2頁)

 郊祀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奏不同的音樂,跳不同的舞蹈。

 比如說“景平之章”,“奉平之章”,“嘉平之章”等等。

 舞蹈也是不一樣的,有“干鏚之舞”,“羽龠之舞”等等。

 (龠,yue,四聲,一種似笛非笛的樂器。)

 禋燎之後就到了送帝神環節,趙昺再次行三跪九拜大禮。

 天有天之道,地有地之道,人有人道。

 天之道在於“始萬物”,地之道在於“生萬物”。

 在天地萬物之中,人應該有一種神聖的使命感。

 所以古代祭天就是提醒百姓們要“順天時、合地理”,要與自然和諧相處。

 這也是古人所說的人要有敬畏之感。

 人間的帝王面對天帝時候要俯首稱臣,故祝冊中有“嗣天子臣趙昺”之說。

 皇帝作為“天子”,就必須要與天帝保持密切聯繫,這樣的祭天儀式就成了皇帝與上天對話的一種方式。

 郊祀大典,帝王得到了上天的授權來統治萬民,並傳達上天的意志。

 這便是一個王朝、一位帝王合法性的來源。

 祭天有一套複雜的程序,每一個環節都是極其嚴肅的事情,容不得半點馬虎大意。

 不論是宗室、朝臣還是百姓士卒,人人都目不轉睛地看著圜丘之上的趙昺,生怕錯過了如此重要的大典儀式。

 而趙昺也在望著圜丘之下的文武百官、百姓兵卒。

 趙昺暗暗感嘆,這些都是自己的希望,中興大宋的希望所在。

 趙宋羸弱偏安,總以為只要出錢給歲幣就能保平安,可事實上呢?

 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都亡於遊獵、遊牧民族之手。

 雖然經濟發達,但“弱宋”這個帽子在後世戴了數百年之久,揮之不去。

 趙昺的目標不但是經濟發達,更要讓大宋成為一個強大的帝國,決不能讓後世的悲劇重演。

 其中矮腳雞那是絕對不能放過的。

 祥興皇帝莊嚴肅穆的第一次郊祀大典就這樣在趙昺帶領著群臣、百姓行完三跪九拜大禮中結束了。

 祭天大典結束了,回到海口行在的趙昺根本沒有時間休息,匆匆忙忙沐浴更衣之後,在大殿之上又開始了一次大朝會,並接受百官祝賀。

 站在一旁的李邦寧宣讀了趙昺給文臣武將、三軍將士的封賞聖旨。

 真特麼的累,早早的凌晨不到三點就爬起來,這都到中午了,還沒吃飯。

 這皇帝真特釀的不是人乾的活,乾的好了,累死累活;乾的不好了,小命都能搭進去。

 絕對是高危職業。

 坐在龍椅上的趙昺累得腰都快直不起來了,但還是咬牙堅持著。

 甚至李邦寧唸完聖旨,群臣三呼萬歲謝禮的時候,還是在總管李邦寧的提醒下,又累又餓、昏昏欲睡的趙昺才想起來連忙說了一句“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