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讓 作品

第6章 困 境

裴語遲走過電視臺的工作間外的長廊,這裡一如既往地人來人往,裴語遲習慣性地點著頭微笑。這種場景他已經看過太多遍,熟悉得就像自己的家一樣。

 走廊裡三三兩兩聚在一塊的同事依舊在交頭接耳,有的記者在聊剛採訪回來的新鮮瞬間,有的拿著攝像機剛採訪歸來,滿頭大汗,來不及休息便又投入到下一段採訪的準備中。

 有的邊啃著麵包邊與同事們討論今晚的節目策劃,來不及細嚼慢嚥,以最快的速度吞下幾口,便又投入討論之中。

 還有的為了趕上即將開始的直播,一路小跑著穿過長廊,來不及理會身邊同事的招呼,只顧著抱著稿件快步前行。

 整個長廊裡瀰漫著急促的腳步聲與讓人耳鳴的交談聲,人來人往,臉上都是匆忙與奔波的神色。大家似乎都在緊鑼密鼓地趕作業,卻沒人喊“Cut”。

 他們都深陷其中,忙碌著,卻似乎茫然著,茫然著究竟要忙碌到何時,茫然著背後的收視率與熱度究竟能維持多久。

 鏡頭掃過每張匆匆的臉,裡面似乎都寫滿了疲倦,卻又透露出一絲絲對工作的熱忱與責任,就像一張張掩藏在浮躁背後,平靜而真摯的面具。

 這是電視人的生存之道,也許只有這樣的忙碌與奔走,才能讓夢想在這個行業裡破繭成蝶,才能讓熱情在這個工廠裡燃燒得更為熾熱。

 這些熟悉的場景下,暗流湧動。越來越多的觀眾在流失,大家的付出看不到回報,對工作的熱情也逐漸被現實的殘酷消磨。熟悉的工作方法與思維方式已不再奏效,但要從哪裡尋求改變,卻也無從下手。

 電視臺正處在轉型的漩渦裡掙扎,他看得見大家日漸消沉的眼神。越來越多的同事,終究還是不得不從自己熱愛的崗位離去,選擇重新起航,哪怕目標是一份並不對口的工作,只為換得稍稍安定的生活。

 他們彼此共同追求的理想,最終離他們而去。有人在時代的洪流裡茫然失措,有人在說不出的無奈裡選擇妥協。

 裴語遲面對電視行業與時代所面臨的困境,或許比許多人都能看得更清晰。沒有改變,只等著被改變。他不願,也不忍心眼睜睜看著那麼多志同道合的夥伴,不主動擁抱變革,最終淪為時代的犧牲品,他似乎早已做好了準備。

 作為一個媒體人,作為這代年輕人,肩上的責任似乎早已在追趕著時代的步伐。

 傳統的媒體行業要如何真正適應這個時代,賦予時代更積極地存在意義和價值?讓媒體人以一種更廣義的姿態去迎接互聯網時代對於傳播方式的理解,這是當下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