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林立之死

勤政殿有專職研墨的宮女,也有端茶遞水的太監,根本不需要姝兒在一旁做什麼,但項辰沒事也能挑些事出來,一會兒讓她整理奏摺,一會兒要她為他揉捏腫脹的腦袋,一會兒又丟一些奏章給她讓她念給他聽。

 即便無事可做,他也不放她回福寧宮,讓她在勤政殿裡待著,還找了一大堆的醫書給她看。

 姝兒自回宮之後,心裡就燥得很,有時看書看得煩了,就去弄蠟燭,長長的宮殿裡,一排排的蠟燭,她一個一個的點,再一個一個的滅,然後再一個一個的點起來,就這樣反覆循環著打發時間。

 每日都會有許多大臣前來勤政殿議事,一開始見姝兒一排排的點蠟燭,又一排排的滅蠟燭,心頭震驚,回話的時候會偷瞄她兩眼,但項辰卻十分淡然,久而久之,大臣們也習慣了,已經可以視她為不存在了。

 有時候,大臣接見完了,項辰奏章也看得累了,而她又正好坐在旁邊的榻上看醫書,項辰便會坐到她身邊,從身後將她抱住,沒有耳鬢廝磨,也沒有情動歡好,只是這樣抱著她,他便心滿意足。

 今日,大臣走後,他又走到了她身後,將她抱住,她愣了一下,因為已經習慣了,所以沒什麼反應的繼續看醫書。

 “姝兒,還記不記得我們剛成婚的時候,也有過一段兩情相悅的好時光?”項辰聞著她的髮香,輕吻著她的臉頰,問。

 “不記得了,我只記得當日你不顧我意願,在福寧宮強要了我,還強逼著我嫁給你。”姝兒翻了一頁書冊,不緊不慢地道。

 “但婚後,我們確實有過歲月靜好,不是嗎?”項辰不理會她冰冷的語氣執著地道。

 姝兒想了想,道:“那是我大度,不與你計較。”

 “那為何你不能再大度一回?”項辰將頭埋在她的脖子裡,不停的親吻著,那是她最癢的地方,她只能躲避,回頭看他:“那為何你不能喜歡別人偏偏要來糾纏我?”

 見她終於回頭看他,項辰笑著親吻了一下她的額頭:“就是喜歡你,你是我的小姝兒,在浮戲山莊我就喜歡你了。”

 姝兒想了想,浮戲山莊就喜歡她了和他現在去喜歡別人並無衝突,便道:“當年在浮戲山莊能選擇的未婚女子太少,你沒得挑,才會看上我的,你不也嫌棄過我不通琴棋書畫嗎?也許德妃那樣的女子才是你真正喜歡的類型,你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你對我也許只是放不下當年的誓約。”

 “你至今無子嗣,文武大臣都很著急,勸你廣納妃嬪,若你實在是不想與德妃重修舊好,不如 我們來辦個採選,我覺得只在官員的女兒之中選擇畢竟還太狹隘了,把天底下的好女子都蒐羅過來,給你好好的相看一番,你覺得如何?”姝兒覺得天底下好女子多得是,項辰也不是那麼專情的一個人,現在看來,他喜歡的是才貌雙全懂詩書的美人,這樣的女子,天底下多得很。

 “你一定要說這種話來傷我嗎?”項辰眼底的柔情全都變成了戾氣:“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回到德妃進宮之前呢?”

 “你既然不喜歡採選妃子就算了,當我沒說!” 姝兒轉過頭繼續看書,但其實一個字都沒有看進去,一門心思的想著如何讓項辰將注意力從她身上移開。

 項辰將她抱得更緊了一點,將頭埋在她的脖子之間,不停地在她頸間磨蹭著,這讓她覺得渾身不自在,卻咬牙強忍著。

 姝兒心裡對他已然厭煩透頂了,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強忍著,忽然,她急中生智,想到一件事:“你登基都快十年了,至今沒有子嗣,你當真一點也不著急?”

 子嗣確實是一件事,那些大臣每日都圍著這個事在說,若要朝廷安穩,皇嗣確實很重要。

 項辰停了下來,看著姝兒,一臉煩憂:“子嗣一事,我也問過王太醫,他說你宮體太寒,不易有孕,即便有孕,你年歲也不小了,要平安生產,也不是一件易事。”

 是啊,十年光陰轉瞬即逝,算算時日,她都快三十歲了,在古代,三十歲的女子,孩子都該議親了,若是在偏遠山區,也許都當上祖母了。

 “我反正是生不出孩子來了,你整日纏著我,只會讓朝臣對我不滿。”

 “朝臣整日唸叨皇嗣之事,也是煩人...”項辰眉頭微蹙:“這些日子,我也細細的想過了,我的堂弟潭王有三個兒子,最小的才出生幾個月,等他過了一歲,長得再壯實一點,我們就將他接入宮中養在福寧宮,等他大一點,便過繼到你我膝下,如何?”

 “過繼?”姝兒不料項辰居然寧願將皇位傳給堂兄弟的兒子,也不願意去寵信其他的妃子。

 項辰覺得自己這個建議極好:“你哥哥不也是過繼到舅父名下嗎?舅父可以為了舅母做到,我也可以為你做到。”

 姝兒看著項辰堅定的模樣,一時不知該說什麼,雖然他口口聲聲說愛她非她不可,但她內心裡一直沒覺得他把她看得有多重要,若是重要,當初怎麼會選擇含笑而棄了她,若是重要又怎麼會逼迫她與他成親,若是重要更不會在他們感情最好的時候去招惹德妃。

 可如今,她卻打從心底裡的覺得項辰是在乎她的,他心裡應該比誰都清楚,她不是一個三從四德的貞烈女子,但凡愛上那個人,便願意為之付出一切,他把她劫回來之前,應該不知道,她與司徒翊並未和好,他是做好了她與司徒翊有染的準備了,他如此驕傲的一個人, 卻能忍受綠雲罩頂之事,也是不易啊!

 姝兒看著項辰,忽然覺得他也很可憐,不過是不小心對一個才華橫溢的女子有好感,又因為那個女子是他的妃子是他理所當然可以寵信的人,就被她不依不饒的鬧到如此地步,她現在已經迷糊了,這件事究竟是項辰的錯,還是她的錯。

 姝兒看著項辰,卻又像透過他看到了虛無的遠方:“項辰哥哥,你的恩情我記住了,但是我不會讓你因為我而無子嗣。”

 項辰聽她這番話,以為她終於釋然了,心裡高興,忙道:“那你就好好調養調養自己的身子,我也相信我們未來一定會有孩子的。”

 姝兒笑了笑,沒再說什麼話,項辰突然道:“對了,十日之後,你哥哥率二十萬大軍出征,你要去送他嗎?”

 “二十萬?”不是十五萬嗎?

 項辰解釋道:“雁門守將是段察察的侄子段元弘,不宜對付,舅父不放心,調了洛陽五萬兵馬給他,並將手下有經驗的副將給了他,希望他出師順利。”

 “為何是雁門?”嘴裡這麼問,其實姝兒心裡已然清楚,雁門是梁國與西域和內蒙的邊界處,那邊有許多被奴役的楚人,雁門內部,只要有一個楚國領頭人組織策劃一下,那段元弘便是腹背受敵,一旦攻下雁門,便能聯通西域諸國,召回不少楚人以增加兵力,一起復國。

 姝兒突然想起了金庸武俠小說裡的慕容復了,燕國亡了幾百年了,依然一心一意的想要復國,復國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姝兒怒視項辰,道:“復了國就能平復他心底的恨嗎?楚人在九州無立足之地,是因為他們曾經殘暴的對待過漢人,而漢人也復仇屠殺了楚國,現在哥哥又要再去殺漢人,冤冤相報何時了,你為帝這麼多年,為什麼不廢除楚國的賤籍?若你能從上而下的提高楚人的地位,不不讓他們受盡欺凌,哥哥心中也許不會有這樣的苦!”

 項辰不料姝兒竟將一腔怨憤都發洩到了他身上,自從康王死後,再沒有人敢這樣當面指責他,不過他喜歡這樣的姝兒,喜歡她的真實。

 項辰想了想,自上位之後,為了讓魏國休養生息,他有千頭萬緒的事情要處理,確實沒有想過要廢除楚人的賤籍。

 不管怎麼說,趙蕭和姝兒畢竟也是楚人的後代,趙蕭領兵之後,滿朝文武都會知道他們兄妹是楚人,不過是趙睿的養子養女,而楚國是賤民這件事,於他們而言,也是一種難堪。

 “你說的對,這件事確實是我有欠思慮,不過魏國的楚人不多,待你哥哥復楚之後,我會讓他們全都回到楚國去,回到屬於他們自己的國家去。”項辰好言好語的寬慰著姝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