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原 作品

第670章 沉浸式研究!(第2頁)

  一些比較複雜的難點,一個人就能迅速處理掉。

  趙原在另外一個世界對這個技術做過一定的瞭解。

  因為有過經驗,所以想要還原術式流程並不難。

  難點在於特製器械的製作!

  各類器械當中,最關鍵的是吸引器。

  吸引器是抓取腫瘤的重要工具。

  那個吸引器不僅是對長度形狀有要求,而且還得對材質有要求。

  趙原花費了一上午的時間,研究了筷子手術的流程以及器材製作。

  流程倒是好梳理。

  畢竟他如今在神經外科的造詣不俗,加上本身手腳就比較靈活,能勉強將筷子手法做出來。

  不過,器材製作涉及材料與工程學,趙原是個外行,他將圖紙做好之後,發給蠑螈的胡維成。

  胡維成跟趙原打了兩個小時的電話,瞭解趙原的需求,預計在一週以內,將器材做出來。

  胡維成對趙原還是挺佩服的,並非所有外科醫生會將精力投入在器械的研發上。

  大部分外科醫生只會去想著做手術需要哪些器械,但不會去想,做手術應該要哪些器械。

  當一個外科醫生研究器械的創新,他已經有了開宗立派的本領。

  趙原在胸心外科器械的研發,已經讓胡維成獲益良多。

  儘管胡維成是業內有名的工程師,但他對外科並不瞭解,不知道外科醫生需要什麼樣的產品,而趙原恰好補足了這一點缺陷。

  目前主動脈覆膜支架這個產品在試驗期已經獲得諸多外科醫生的一致好評,至於聚合物瓣膜也已經出了樣品,在天華成立工作組進行測試。

  醫療器械的研發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胡維成對這兩個產品很有信心。

  有了兩款產品的合作經驗,胡維成和趙原已經有默契。

  他知道趙原想要什麼。

  張欽墨髮現最近這段時間師父經常趴在辦公室裡研究術式,有時候經常好幾個小時不出門,除了偶爾做手術,其他時間都在練習。

  她忍不住感慨,天才加上努力,才能成為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