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原 作品

第670章 沉浸式研究!


  神經外科目前最常規的技術,還是採用顯微鏡技術。

  大腦部位的病變非常細小,通過顯微鏡放大,可以更容易發現病灶。

  趙原研究過天華的設備,顯微鏡有蔡司的k900,還有徠卡的proveo8,都是最新款,在世界領域也是一流水準的設備。

  隨著技術的發展,腦內鏡也成為神經外科的發展方向。

  目前天華也有研究內鏡神經外科的主任醫師。

  至於設備用的是蛇牌高清內鏡。

  內鏡和顯微鏡的區別在於,顯微鏡是放在外面的攝像機,可以看到腦體外部的全貌。

  而內鏡則是通過一些特殊的入路,看到腦體內部的情況。

  打不恰當的比方,外鏡是肌膚之親,內鏡是深度交流。

  目前華國神經外科在顯微鏡技術和內鏡技術都有不錯的發展,尤其是內鏡在全球處於相對領先的水平。

  但並非有了設備,就能把內鏡手術做好。

  首先內鏡的入路技術是相當重要的。

  內鏡入路說白了,就是怎麼讓內鏡設備放入你的大腦。

  比如要病人顱底的脊索瘤,要將內鏡從鼻子進入。但,不是所有醫生都能將這個入路做得又快又好。

  而且,每一個特定的腫瘤都有一個首選的手術入路能達到它。但,只瞭解一個入路,這永遠不夠。

  不過,無論是內鏡、顯微鏡還是外鏡,都是觀察腫瘤的方法。

  輔助外科醫生清晰地看到腫瘤的位置,以及腫瘤身邊的環境。

  而,“筷子手法”則是一種能夠將腫瘤取出來的技術。

  顧名思義,筷子手法的姿勢有點像是用筷子,去夾東西。

  當然,在使用這個術式的時候,不可能真的去用筷子,而是用特製的工具,吸引器要特製的,比常規的要長很多,另外還要有柔軟度,可塑性,這樣才能讓筷子技術使用起來比較順手。

  至於筷子技術的手法,解釋起來也比較簡單,一隻手拿內鏡,小指和拇指會扶著吸引器,另一隻手可以解放出來,兩隻手起到了接近三隻手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