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陌魎 作品

第八百五十八章 遊京十

清朝道光年後,由於國力衰弱,宣佈撤三山陳設,清漪園逐漸荒廢。

 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大火燒燬。

 光緒十年至二十一年(1884年至1895年),為慈禧太后退居休養,以光緒帝名義下令重建清漪園。由於經費有限,乃集中財力修復前山建築群,並在昆明湖四周加築圍牆,改名頤和園,成為離宮。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修復。頤和園儘管大體上全面恢復了清漪園的景觀,但很多質量上有所下降。許多高層建築由於經費的關係被迫減矮,尺度也有所縮小。如文昌閣城樓從三層減為兩層,樂壽堂從重簷改為單簷,也有加高的建築,如大戲樓。蘇州街被焚燬後再也沒有恢復。由於慈禧偏愛蘇式彩畫,許多房屋亭廊的彩畫也由和璽彩畫變為蘇式彩畫,在細節上改變了清漪園的原貌。

 宣統三年(1911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溥儀退位,頤和園作為溥儀私產,仍由清室內務府管理。

 頤和園是晚清最高統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與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

 由於皇家經費逐年短欠,清室財源日趨枯竭,為補貼園林的財政,民國三年(1914年)1月14日,清室內務府將頤和園改為售票參觀。4月外交部、內務部、步軍統領衙門和清室內務府商定:“於開放遊覽之中、寓存籌款之意”,提出《頤和園等處售券試辦章程》。規定從5月6日開始正式對社會售票。

 自2019年1月1日起,頤和園的門票收入由稅務部門負責徵收。

 頤和園佔地面積達293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各種形式的宮殿園林建築3000餘間,大致可分為行政、生活、遊覽三個部分。

 以仁壽殿為中心的行政區,是當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坐朝聽政,會見外賓的地方。仁壽殿後是三座大型四合院:樂壽堂、玉瀾堂和宜芸館,分別為慈禧、光緒和后妃們居住的地方。宜芸館東側的德和園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之一。

 頤和園自萬壽山頂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閣、德輝殿、排雲殿、排雲門、雲輝玉宇坊,構成了一條層次分明的中軸線。山下是一條長700多米的“長廊”,長廊枋樑上有彩畫8000多幅,號稱“世界第一廊”。長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蘇堤建造的。

 萬壽山後山、後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廟,蘇州河古買賣街。後湖東端有仿無錫寄暢園而建的諧趣園,小巧玲瓏,被稱為“園中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