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聞墨卿 作品

第九百二十七章 征討不易(第2頁)


“斯以為,即使保留一個土著封君,也只能許以空銜,不能給予實權。”李斯看著古尋,抑揚頓挫的闡述著自己的觀點,“國師覺得呢?”

李斯這話一說出口,不少大臣紛紛附和贊同。

這一次,李斯不完全是為了迎合皇帝,同時也是他自己的看法。

你在帝國政治核心三千里外的地方搞封君自治,這比周王朝的分封還離譜!

古尋兩手一攤,擺爛肩,“那招降的事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天澤只是和我有一些合作,又不是我的傀儡,不給他實權,他不可能願意投降的。”

李斯心裡也有數,天澤投降帝國固然會失去自己的地位和權力,但也並非完全沒有好處。

不僅有,而且很大,很重要。

“如果天澤願意投效,並且沒有過分的要求,至少帝國可以保證他的性命無虞。”李斯語氣平澹的說出了帝國能給予天澤的最大好處——他的小命!

“照國師所說,這天澤不是個昏聵的蠢人,應該明白,對於帝國而言,想要攻佔整個閩越,不過須臾之間而已。”

“他願降,失去的只是地位權力,他不降,失去的可遠不止這些。”

古尋沒有反駁,事實確實如此,不過要是這樣就能讓人家心甘情願的交出權力,那春秋戰國幾百年也就不用打仗了,大家坐一起比比實力,然後弱的投降就完了。

事關權力,不真正打過,誰會輕易放棄?

“廷尉要是這麼說的話,那這事你自己去辦就好了。”古尋很無所謂的聳了聳肩,果斷放棄,“也不需要特意找我多此一舉,反正看天澤自己能不能理清狀況就是。”

李斯沒有對古尋的態度感到不快,臉上依舊帶著微笑,認真的回應道,“國師言重了。”

“不管如何,國師和天澤有交情在,說出的話對方肯定也更信服,還是由你去和他闡述箇中利害,最為有效。”

既然李斯都這麼說了,古尋也不再拒絕,點點頭,“沒問題,回頭我就派人去聯繫他。”

天澤的事,到此算是暫定下來。

當然,勸降這事就像談判,三言兩語就可以定下計劃的開始,但實際過程,卻往往是個水磨工夫,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商定雙方的條件。

哪怕嬴政定下了不能留給天澤軍政自主權的基本底線,可商議的餘地依舊還是很大,需要慢慢來。

好在征伐百越還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的準備,談判的時間有的是。

古尋看著李斯,笑著問道,“那麼,廷尉大人還有什麼需要我配合幫忙的嗎?”

李斯聽到古尋這故意調侃自己的問題,渾不在意,樂呵呵的立馬跟著回答道,“確實還有。”

“國師之前也說了,嶺南環境苦惡,道路阻塞,帝國大軍想要打入百越,可謂艱難重重。”

古尋斜眼看向李斯,直言道,“李大人就不要兜圈子了,說重點!”

“呵呵,我曾聽聞,國師的商隊為了方便往來於中原嶺南,特意組建了一支海上船隊。”

“啊,你原來是盯上這個了。”古尋恍然大悟。

船隊,他確實有一支。

當初和墨家關係破裂,百越的路也就修不下去,古尋嘗試過找公輸家族幫忙,可惜沒成功。

公輸仇本人十分願意賣古尋人情,無奈分身乏術,公輸家人手嚴重不足,只能推掉。

當時秦國還在持續對外戰爭,公輸家需要打造大量的機關獸,並且在戰場上進行操縱,佔據了他們絕大多數人手。

剩下的人,也都忙著製造蜃樓這個世紀大工程——因為東皇太一的仙山之說,嬴政命令公輸仇設計了蜃樓這座海山鉅艦。

修路的事,公輸家只能提供合用的機關獸,卻抽調不出來人手操作。

古尋沒辦法,也只能採取他手裡最後的方桉——海運。

在這個河運都幾乎不存在的時代,海運甚至都算不上是個詞彙。

雖然吳、齊、燕、魯等當年的臨海國家都曾製造過海船,甚至吳王夫差還以海船運兵攻打齊國,不過用在商業運輸上,還從來沒有過。

因為成本過高,而收益又太小。

尋常商人哪裡組建的起一支海上船隊?

能組建的起的人,也不會執著於非得通過海運運輸,走陸地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