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第90章出擊匈奴

    自高祖劉邦被圍白登山之後,漢朝對匈奴一直採用和親政策,擺出臣服的姿態。到了武帝的時候,國家富強,海內安定,有了與匈奴較量的資本,況且武帝本是個不甘心雌伏(比喻屈居下位,無所作為)的鐵血人物,於是開始重新勾畫漢匈的關係了。對匈奴,到底是該戰還是該和呢?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匈奴主動請求和親。這該是武帝首次經手對匈奴事務,他沒什麼經驗,所以“下議群臣”。

 
    百官分為兩派,一派是主戰,另一派是主和。

 
    主戰代表人物是時任大行令的王恢。王恢是燕地人,多年來戍守邊郡,對匈奴的境況非常熟悉。他主戰的理由是:匈奴人反覆無常,雖與我們和親,但轉眼間就背盟棄約,翻臉比翻書還快。多年來,我們雖不斷忍讓,但他們卻如同慣壞了的孩子,不知悔改不說,還越來越過分。這次他們請求和親,大概是希望再從我們這裡騙取些財貨罷了,不如不答應他,而發兵攻打,一舉將其制服。

 
    主和代表人物是在平定七國之亂時立過大功的宿將韓安國。他反對王恢說:正是因為匈奴人不講信義,所以我們才不能出兵,就算我們將它擊敗,也很難控制,而且他們的土地不適宜耕種,得到了又有什麼價值?況且派軍出關千里去作戰,勝負難料,敗多勝少,強弩之極,矢不能穿縞素,衝風之末,力不能起鴻毛,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不如同意他們的請求,與之和親。

 
    韓安國的說法得到了眾人的贊同,於是武帝批准了和親。

 
    可是這不是武帝內心的想法。在三年前(公元前138年),武帝聽匈奴的俘虜說,“匈奴破月氏王,以其頭為酒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惜無與共擊之者”。於是武帝派遣張騫出使月氏,想要與之聯合,共擊匈奴。可見,武帝的這次批准和親,乃是因為對匈作戰的時機還未成熟。但是對匈作戰已經被武帝提到了大漢的日程表上。

 
    兩年後(公元前133年),作戰建議未被採納的王恢再次主張出戰,於是再次引發“戰爭與和平”的辯論。

 
    王恢的老對手韓安國仍持著一動不如一靜的和親立場。他說:雖然屈辱,但高祖仍聽從建議,“奉金千斤”與匈奴和親,不是因為怕了匈奴人,也不是不想報被圍白登山的一箭之仇,而是以天下安定為己任,從大局出發,“至今五世為利”。

 
    “‘今邊境數驚,士卒傷死,中國棺車相望,此仁人之所痛也’,您所說的和親帶來的和平在哪裡呢?”王恢的反駁擲地有聲。

 
    韓安國沒有這麼容易被擊倒的,他老調重彈地說,匈奴人來去如風,“居處無常,難得而制”,我們貿貿然長驅直入,到了匈奴人的苦寒之地,糧草不濟,人困馬乏,怎麼能勝?這不就是兵法上說的“以軍遺敵人,令其虜獲也”嗎?

 
    王恢等的就是韓安國這句話,於是將事情原原本本地講了。原來,王恢並非這次出擊匈奴的首倡者。首倡者是雁門馬邑的豪強聶壹翁,他向王恢獻計,我們可事先在馬邑附近埋下人馬,然後自己去做奸細,親身前往匈奴,引君臣單于率軍前來,等匈奴大軍一到,我們就可以將其一網打盡。

 
    設想很不錯,不知道聶壹翁與匈奴人有什麼過節,竟然如此處心積慮地對付他們,難道他孤身犯險,僅僅是為了立功、加官晉爵嗎?

 
    武帝聽了王恢的陳述,眼睛放出的光刺得韓安國眼睛生疼,於是他知道自己不該再堅持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