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第76章 晁錯枉死(第2頁)

   圍困袁盎的這五百人中,有位校尉司馬曾是袁盎的從吏,受過袁盎的恩情。袁盎做吳相時,這位從吏勾搭袁盎的侍女。袁盎知道後,裝糊塗,對從吏仍如平常。從吏知道袁盎發覺,害怕被誅,逃跑。袁盎騎馬追從吏回來,將侍女許配給從吏。袁盎不但不懲罰從吏,還許配侍女,從吏很感激。袁盎被困,將要被斬,從吏有心報答,買了兩石美酒給兵卒喝。天很冷,士卒們又飢又渴,從吏將西南隅的士卒全灌醉。

   從吏半夜起身,去叫袁盎,勸他儘快逃走,否則,明天將被斬。袁盎不信,問從吏是誰,從吏將一切告知袁盎。袁盎更加驚恐,不想逃走連累從吏的親人。從吏說他會帶親人逃走。

   袁盎逃了七十多里,天亮才見梁國的騎兵。袁盎回到長安後,將一切告知劉啟。劉啟如大夢初醒,才知道誅殺晁錯是名,搶奪帝位才是真正目的。人死不能復生,劉啟悲傷無用。面對搶奪皇位的敵人,劉啟只能打硬仗。

   領兵出發的周亞夫準備經過函谷關,直取滎陽,守衛長安。趙涉對周亞夫說,劉濞廣納亡命之徒,他們定在通過函谷關的必經之地崤山和澠池(河南省澠池縣西)等險要之地預謀伏擊。為了安全,還是走藍田,過武關,再到洛陽。到洛陽後,擂鼓大造聲勢為好。趙涉之計,首先保證大軍安全,其次漢軍突然襲到,有如天兵,叛軍必然驚懼。周亞夫聽取良策,並派一支軍前往崤山和澠池等險要地段搜山,果然抓捕到不少吳兵。

   周亞夫率領三十六位將軍,兵力約有三十萬,與吳楚聯軍勢均力敵。周亞夫細心謹慎,問他父親的門客鄧都尉該如何對付吳楚聯軍。鄧都尉說:“吳兵精銳,難以爭鋒。楚兵輕裝遠道而來,支撐不久。如今之計,你可以引兵到東北方向的昌邑築高城堅守,讓梁國拖疲吳兵,挫折他們的銳氣。你領輕騎繞到敵軍後方的淮泗口,斷絕他們的糧道。吳楚聯軍一旦糧絕,必然內亂,那時將不攻自破。”

   這個方案被亞夫報告給劉啟,劉啟同意。周亞夫第一次率領大軍,沒有功勞,很謙虛,對劉啟很敬重。

   吳楚聯軍攻城極猛,梁國苦守,難以支撐。梁國首府睢陽和昌遙遙相望,梁國見周亞夫大軍開到,急向周亞夫求救,周亞夫拒不發兵。梁王劉武見周亞夫不發兵解圍,上書狀告周亞夫。劉啟下詔命周亞夫解圍救梁,周亞夫還是堅壁安守,抗旨不發兵救梁,親率騎兵斷敵兵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