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第59章 呂后稱制(第2頁)

   呂雉貶王陵為皇帝太傅,奪他相權。王陵果然只會當朝諫諍,相權被奪後,稱病在家,掃地關門,拒不上朝。王陵杜門謝客,不理朝政,正合呂雉心意。沒了王陵,地球的轉動更順呂雉的心意,諸呂辦事方便多了。十年後,王陵死。

   沒有王陵礙事,呂雉得以大展拳腳,她升寵臣審食其為左丞相,陳平為右丞相。這審食其曾和呂雉在項羽的大牢中共苦,經這牢中一遇,呂雉對他極是寵愛。劉邦稱帝后,只見新人笑,不聞舊人哭,呂雉那顆被冷落的心就由審食其撫慰。審食其沒別的本事,撫慰失落女人的心一流,深獲呂雉的芳心。劉邦死後,傳言審食其和呂雉行事不正,懦弱的劉盈也有些受不了,差點殺了審食其。審食其升為左丞相,但他不理丞相之事,仍舊行使郎中令職權。郎中令是一個專管宮中事務的官職,如此一來,就更讓人懷疑他和呂雉的關係。

   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劉盈不記仇,呂雉卻記得很深。劉盈死了,有的人欠劉盈的賬還沒還,這些人中的最大代表就是趙堯。

   當初周昌因耿直敢言而暫保劉盈的太子之位,同時也因耿直敢言而被調離中央去輔助劉如意。趙堯擠走周昌,一方面使劉盈少了一把保護傘,另一方面則為呂雉誅殺劉如意安排了障礙。

   正當用人之際,失去了周昌,呂雉恨;正想殺人之際,趙堯設了障礙,呂雉更恨。呂雉趕走了王陵後,隨便找個藉口就將趙堯扔進了大牢。照常理來說,趙堯這種無德無能之輩一旦進入大牢,就跟進入墳墓一樣,除非奇蹟,否則別想出來。

   “快意恩仇”四個字,該是呂雉的座右銘吧。她記仇深,記恩也深;有仇必報,有恩也必還。呂雉除了提拔寵臣審食其外,還提拔恩人任敖接替趙堯。兩人都是呂雉在獄中認識的朋友。

   任敖是沛縣人,在獄中幫助過呂雉。劉邦造反時,秦朝獄卒去抓劉邦,劉邦順利逃脫了,呂雉卻被抓走。那時呂雉年輕,有幾分姿色,獄卒對呂雉動手動腳。任敖素敬劉邦,見呂雉受辱,大怒,讓獄卒們吃了一頓硬拳。劉邦是個無賴,任敖這種漢子竟然敬仰他,真是奇蹟。

   俗語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呂雉不僅臨朝稱制,還大力扶植勢力。她的野心,路人皆知。

   呂雉提拔外人,那全是鋪墊,她真正的目的在封諸呂為王。

   呂雉先提拔開國功臣郎中令馮五擇為博城侯,再封張敖的兒子張偃為魯王,接著封劉肥之子劉章為朱虛侯,並將呂祿的女兒嫁給劉章,最後封呂種為沛侯,封呂柳為扶柳侯等等。封個侯,沒有多大的麻煩,命人寫個詔,玉璽一蓋就行。

   不幸的劉盈留下了五個兒子。呂雉就將他們全封為王侯:劉強封為淮陽王,劉不疑封為恆山王,劉山封為襄陽侯,劉朝封為軹侯,劉武封為壺關侯。劉盈的幾個孩子小小年紀就捲入皇權鬥爭,沒有一個善終。

   自臨朝稱制以來,呂雉為呂氏家族鋪了一條平平坦坦的大道。這條大道通向呂氏政權,先封開國功臣和劉氏子弟以平息眾怒,最後封呂氏諸子弟。他姓子弟在最底層,呂氏子弟壓在上面,呂雉駕輕就熟,好不輕鬆。此時的呂雉就是想取劉氏而代之,將呂氏推上歷史的舞臺。

   呂后三年(公元前185年),夏天,長江和漢水氾濫,淹沒四千多戶人家;秋天,在大白日出現星星,接著伊水、洛水和汝水氾濫,共毀滅兩千四百多戶人家。

   就在這洪水氾濫、災害不斷的一年,張嫣的假兒子,新皇帝劉恭死了。劉恭當了幾年皇帝,身體長高了,血液奔騰,呼氣吸氣都是大口大口的。常人一看,就知道他有血氣,很勇猛,不像劉盈懦弱無能。他長大了一點,但不懂事,聽說自己的媽媽被呂雉害死,他就想報仇。他不只要報仇,還嚷了出來。劉恭說:“太后竟然殺我親孃,讓我當另一個人的兒子,等我長大了,我要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