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第153章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報國無門,空有一腔熱血,卻因為政府的無能而只能黯然感嘆,他知道,並非前不見來者,自己並不是孤獨的。當年的孫仲謀,談笑間檣櫓灰飛,是何等的快意恩仇,可是歷史上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昔日的廉頗雖然名重一時,不也是經常為趙王所猜忌,為饞臣所不容?

    不久之前,就因為秦國的反間計,讓廉頗被趙括所代替,最終長平兵敗;而現在,趙國已經走投無路了,趙王只能繼續信任廉頗。可是一旦危急過後,廉頗的命運又會怎麼樣呢?

    其實,在此之前,廉頗便深刻地感受到,什麼叫做世態炎涼,人心不古。就在廉頗被免職之後,便閒置在家無所作為,門客們見廉頗已經失去了勢力,便一個個爭相離開,甚至都沒有幾個人多看廉頗一眼。

    長平之戰後,廉頗重新受到大王的器重,被任命為三軍主將,而又恰在此時,曾經離開自己的那些人,都紛紛回到了身邊。廉頗心想,這些人都是趨炎附勢之輩,沒有幾個人是真正地忠心於自己的,與其養一群隨時可能反戈一擊的不忠之人,倒不如獨自一個人清淨。所以廉頗直接拒絕了他們的要求,並讓他們自謀出路。

    更讓廉頗咋舌的是,這門客不但不以自己的行為為恥,還振振有詞地對廉頗說,在當時那種大浪淘沙的時代,門客離開或者回來,都是依據主人的財勢而決定的,那應該是很平常的事情。就如同買賣一般,一個人有錢有勢,有志大展宏圖的人自然會甘心歸附,一個人如果無錢無勢,即使是一般的人才,也知道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自然要離開。如此明白清楚的道理,大家都心照不宣,無須互相埋怨。

    廉頗沒有再說什麼,他知道憑藉自己的一人之力,無論如何也難以改變世人早已形成的價值觀念。門客尚且如此,那麼君王呢?或許有一天,在自己無用的時候,君王也會毫不猶豫地拋棄自己。縱使自己還能堪大用,但是如果君主找到了可以更好的取代自己的人,自己的下場又會如何呢?

    廉頗不敢想,因為該來的總是要來,擔心也沒有用。廉頗只能用盡全力,保全趙國的大好河山。

    公元前247年,秦王嬴政登基即位,兩年之後,一直重用廉頗的趙孝成王死去,其子趙悼襄王順勢即位。趙悼襄王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236年,嬴姓,趙氏,名偃。本來,趙孝成王的位子,應該由尚在秦國做質子的太子即位,但是在大臣郭開的幫助下,趙偃如願以償地當上了趙國君主。

    這種做法當然會引起許多太子派系和忠君派系的反對,廉頗便被認為是趙孝成王派系的一員。

    說起趙悼襄王,還得從他的諡號說起。其中有個悼念的悼字,主要是從三個方面解釋的:首先,恐懼從處曰悼;其次年中早夭曰悼;最後,肆行勞祀曰悼。而襄字則有兩種解釋:闢地有德曰襄,甲冑有勞曰襄。這就表明,趙悼襄王壯志未酬身先死,而且還喜好戰爭,希望通過戰爭能夠重塑當年趙國的強盛。

    當然,趙悼襄王是有實現其理想的主觀條件的,他雖然即位比秦王晚了兩年時間,但是他並不和秦始皇一樣,做了長達8年時間的傀儡君主。因為在他即位之初,便大肆打擊權臣,集中全國權力於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