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 作品

第64章 軍法(第2頁)

   樸實的話語撥動了這群糙漢心底那根脆弱的弦。是啊,他們本不是窮兇極惡的魔鬼,絕大部分人走到這一步,只是因為朝廷沒給他們留出來其他任何一條能走的路——當然,大家雖然都是心有慼慼,絲毫沒有妨礙他們捏著谷白樺的鼻子把他灌得吐了滿地狼藉。

   這是後話。

   此時此刻,谷白樺只是平靜的吩咐梁老四:“把她們帶我那裡,讓郎中過來看看娃是不是還有得救。”然後黑著一張臉對姑娘說:“跟他走。”

   梁老四上前一把抱起狗剩,姑娘沒有畏縮,順從的站起身,垂著頭跟在梁老四後面離開人群。

   目送他們的身影漸行漸遠,谷白樺轉過身,默默地看著那個搶麵餅的傢伙。後者一開始是腆著臉討好地諂笑,偷覷到谷白樺冰冷的目光,諂笑凝固在臉上,眼色變成乞憐,繼而翻身跪在地上,不住地叩頭,嘴裡嗚嗚地叫著大王饒命,涕淚交流。谷白樺目不轉睛地盯著起伏的上半身,緩緩抽出腰刀,鋼刀與刀鞘的摩擦聲聽得讓人頭皮發麻。谷白樺沉默著,雙手握住刀柄高舉過頭,猛地斜劈而下,慘嚎聲陡然響起……

   已經不需要郎中了,狗剩早已斷了氣。等谷白樺回來,安排人手掩埋了,把佔了姑娘家裡的幾個兵卒轟走,姑娘便宿在自己家裡。梁老四照應著,每日送些飲食。

   眾將有的聽過評書,《楊家將》裡有陣前收妻者斬的說法。但大家都是腦袋別在褲帶上活一天算一天的反賊,誰也不會真把評書當一回事,只是都拿這個跟谷白樺開玩笑起鬨,見了面就比劃殺頭的動作:先是以掌作刀,向自己頸上一砍,隨即頭一歪,伸舌頭瞪眼做出一副怪相,觀者莫不捧腹大笑。一開始谷白樺還追著比劃的傢伙打,後來眾將學乖了,遠遠望見他比劃一通,然後大笑著跑開,谷白樺也沒轍。

   軍務在身總攻在即,谷白樺一開始也純粹是心裡一軟,真沒想要佔這位蓬頭垢面滿臉鍋灰村姑的什麼便宜,等姑娘洗漱了才發現居然眉清目秀長得很漂亮,更加心動。不過,真的熟絡起來,更抹不開面子弄什麼霸王硬上弓,自己還是與關羅高等將領們同睡在充當前敵指揮部的酒樓裡。時不時過去看看,雖沒挑破這層窗紙,二人彼此都算心有靈犀。

   在準備攻城的這段日子裡,將領們忙著厲兵秣馬打造器械,關盛雲則在大小兩位羅師爺的幫助下動手擬定自己的軍令。

   古代軍隊當然也有軍紀,比如《武經總要》裡就有明文記載。不過,大多數情況下,各部執行的都是領軍的主將們各自修改制定的自己的軍法。以前是流賊,今後千里轉戰前途未卜,必須要向正規軍轉化,因此,制定出一部軍法確屬必要。關盛雲幾個出身邊軍,有些重要的內容都能記得七七八八,經過羅氏父子的琢磨、補充,幾日間終有小成。

   羅氏父子也收穫滿滿。以前作為文官,羅詠昊對所謂的軍法也不甚了了,經過關盛雲幾位的回憶,再仔細琢磨一下,尤其是羅世藩這個機靈鬼的種種腦洞大開,發現很多條軍規,著實出於身在一線的將領們對兵卒心理的深入研究揣摩,並非粗漢糙人們一時心血來潮。

   比如這條:“臨陣脫逃者斬,戰後逃兵回營痛打四十軍棍。”一開始羅詠昊覺得是胡扯:同樣是跑,被你當場逮住的殺,沒逮住,回來打一頓就完事了?這不是鼓勵大家一起跑麼?等到關盛雲解釋完,羅軍師才意識到,自己的思路完全是錯的:臨陣脫逃無疑會極大地動搖軍心。士兵們沒有俯視全局的上帝視角,只能看到自己身邊的情形,局部的潰敗往往能扯動整個戰線,所以將領們必須在第一時間通過毫不留情的殺戮進行阻止。等到戰後大局已定,如果對回營的逃兵們一律殺無赦,逃掉的傢伙們便徹底絕了回來這條路,只好去做強盜,部隊也會流失大量炮灰。所以,只是痛打——與遲早被當作賊人剿滅或者餓死荒野相比,豁出去挨一頓胖揍對逃兵們來說顯然更合算。而且,有些人是被裹挾著不得不跑,本身還是敢戰的、有些人是第一次上戰場的自然反應……一股腦都殺了,有失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