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1749章 皆為利來(第2頁)

 對於這樣的禮遇,費策賢倒是表現得習以為常了。雖然海漢高官時常在外交場合給他難堪,但實際上在公眾面前,費策賢在這個外交官所能享受的待遇還是相當不錯的,出入都有車接車送,每個月有海漢專項撥給的所謂“辦公費用”,在外面只要表明身份,普通民眾也都會給予十二分的尊重。至於像警察這類公務人員,在知道其身份之後更是會主動照顧,儘可能地讓他得到方便。

 費策賢在京城當差的時候,雖說有官身,但待遇卻未必能及得上此地。京城裡掉塊招牌砸到十個人,可能一半都是當官的,他這個禮部行人司左司副,也不過是京城裡數以千計的官員中普通一員罷了。想要在外面享受有人開道的待遇?那大概還得在官場熬個二十年才有機會。

 但在三亞,外交人員這個身份自動便高人一等,並且能享受到相應的特殊待遇,這也是費策賢喜歡三亞的主要原因之一。

 能得到巡警的開道待遇,自然立刻便引來了眾多路人的矚目。剛剛在軍火展銷會上遭受打擊的費策賢,在這種環境下終於是恢復了少許的自信——畢竟在普通民眾心中,他依然還是屬於高高在上的存在。

 不過這樣的虛榮並沒有維持太長的時間,因為能夠享受這樣待遇的人,在三亞可並不少見。他很快就遇到了另一位由巡警開道的老兄,而且這人在不久之前才剛剛照過面,正是在軍火展銷會上提前退場的荷蘭使者蘇克易。

 蘇克易也幾乎是在同時就看到了費策賢,主動抱拳一揖。費策賢當然也不好裝作沒看到,連忙停步還禮。

 “費大人怎麼沒有留下來參加晚宴?”

 “話不投機半句多……蘇大人不也提前離場了嗎?”

 兩人互相問了一句,然後頗有默契地笑了出來。作為外交世界,他們在三亞的確是有著近似的境遇,都面臨著海漢有針對性的打壓,可以說是這兩天裡受窩囊氣最多的兩個人了。

 至於為什麼要提前離場,兩人都是心照不宣。這既是個人情緒的宣洩,也是藉此向海漢官方表達自己的不滿。或許外人看來有些衝動,但當事者卻明白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不主動離開,接下來說不定還得繼續面對海漢高官的刻薄。既然沒有撕破臉的底氣,那就只能選擇主動避開了,這樣至少還能留下一點緩衝的餘地。

 兩人都算是有一定經驗的外交官,對於這樣的手段自然不用再浪費唇舌去多做解釋,彼此都能懂得對方的為難之處。雖說兩人各自代表的國家並沒有什麼友好關係可言,但至少在此時此刻,他們在對待海漢的態度上找到了共同點。

 “相請不如偶遇,既然能在這裡碰到費大人,也算緣分,不如就一起吃個便飯?”蘇克易主動開口發出了邀請。

 費策賢本想婉言謝絕,但轉念一想,這荷蘭使臣或許能有什麼獨門消息可以交流一下。就算沒有這方面的收穫,如果能替大明在海外尋得一個利益相通的盟友,那也是很有價值了。

 大明與荷蘭之間並沒有什麼友好的交流歷史,荷蘭人1604年在澎湖落腳之後,也是花了不少心思想讓大明打開國門,給予他們貿易特權。不過當時的福建總兵施德正拒絕了荷蘭人的要求,並要求他們退出澎湖。

 1622年巴達維亞總督科恩派出十二艘船突襲澳門,試圖從葡萄牙人手中奪下這個港口,但卻在澳門吃了兩次敗仗。這支艦隊後來繞行到澎湖並佔領了該地區,並擄掠了四千多大明百姓作為奴工,在當地修築了紅木埕等要塞。當時福建前後兩任巡撫商周祚和南居益都對其表示了強硬態度,最後由總兵俞諮皋和守備王夢熊率兵出擊,苦戰七個月之後收復了澎湖,並將俘獲的荷蘭將領高文律等人押解到京師斬首。

 荷蘭人退到臺灣大員港之後,大明這邊就沒有再進行追擊了。後來的福建海峽逐漸變成了十八芝與許心素為首的當地官府之間的對抗戰場,大明朝廷也逐漸失去了對這一地區的掌控能力。但從歷史上來看,大明與荷蘭之間的關係的確不太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