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2162章(第2頁)

“這是特供啊特供!”王大貴對秀唸的淺薄見識只能搖頭表示鄙視:“這是給京城的達官貴人們享用的,沒那身份,有錢也是吃不到的!”

“原來如此!”秀念這才恍然大悟。

其實類似的事情在平戶也並不鮮見,從外國進口的一些高級商品,比如大明的高級絲綢製品,海漢的玻璃工藝品,那都是要優先送去京城或江戶,供社會上層人物享用。這就是階級差異在物質生活方面的一個體現,任何一國都不會例外。

當然了,不在市場上銷售,並不代表這些高級農產品就沒有收入,事實上這些不公開出售的高級貨帶給皋洩村的收益比普通貨還要高得多,因為這些貨都是由三亞的後勤部門訂購的,專門供給穿越者享用,所以只看質量,根本就不考慮成本的高低問題,加上石迪文也有意為本地的產業爭取了一些條件,加工費用的利潤空間還是非常可觀的。

而類似這樣的產品分級方式,同樣也出現在了其他的深加工產品中。果乾、果醬、果酒,都是各自分為了幾個檔次,供應給不同的市場和消費對象。

這種比較成熟的農產品開發和經驗模式,遠遠領先於這個時代的社會發展狀況,海漢在這個領域也算是獨步天下了。而這些操作方式對於以前略懂一些商業知識的秀念來說,簡直就是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王村長,可否冒昧問一句,這經營加工楊梅果的收入,能佔到皋洩村百姓收入的幾成?”秀念斟酌一番,還是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問題。他估摸著自己反正是官差身份,想必王大貴也不會責怪自己太唐突。

果然王大貴只是略微猶豫了一下,便還是爽快地回答了他的問題:“幾成其實不好說,我們村種的水稻勉強能夠自給自足,保證所有村民不會餓著,至於收入,就基本是靠種植楊梅了。”

秀念見對方願意作答,便又接著問道:“那想必各家的產出也有多少差異之分,這要如何分配是好?”

“我們皋洩村的楊梅都是公產,每年賣了多少錢,最後也是按戶籍來平攤的,所以每家每戶每個能幹活的人都得出力。”王大貴頓了頓,又補充道:“種糧的田地有一部分是私產,不過到了楊梅採收時節,那都得先把楊梅的事忙活完才能去照顧自家田地。”

與海漢的絕大多數海外殖民區一樣,舟山的農業生產也仍是以集體農場的形式為主。雖然入籍落戶的移民也能分到私人田產,但仍然要優先為集體農場完成相應的勞役,才能享受到身為海漢國民的各項待遇。至於說昨天才被分配到皋洩村來的二十名日裔移民,他們暫時還不具備獲得私人田產的資格,就算是由村裡給他們搭建的房屋,那也都是屬於公產,只有等以後入籍了才能劃歸到個人名下。

皋洩村一直沒有出現私人資本的大型種植園或農場,這還得感謝石迪文對舟山本地農業開發進程的把控。像皋洩楊梅這種盈利穩定的種植項目,早就有人打上了主意,只是正如王大貴所炫耀的那樣,皋洩楊梅的品種是挑水土環境的,整個舟山島上也就皋洩村附近的山坡上能結出這種質量的楊梅果。想要搞楊梅種植園的商人,也只有把當地的山林承包下來這一條路可走。

但石迪文考慮到這種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是舟山為數不多的特供商品之一,那就不能讓其變成了個別商人掌控下的產業,以免影響到每年向三亞供貨的穩定性。所以皋洩村的楊梅果林雖然小有名氣,但卻並不是任何人的私產,而當地農戶也得以依託這片果林的出產而獲得豐厚的收益。

石迪文這麼做的理由,下面的人當然未必清楚,但由此所帶來的實際好處,卻是每個人都能切身感受到的。普通百姓雖然不太會表達,但卻很清楚自己該做什麼,只要聽石將軍和官府的安排就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