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321【鐘相楊么】(第2頁)

  繼續北上,至長沙打算再次換船。

  但根本找不到船隻,要麼已被徵去打仗,要麼留作漕船運糧。朱銘之前在衡陽僱傭的船隻,也不願再繼續走,船工們都擔憂家人安危。

  朱銘帶著眾人步行,過橋口鎮之後,進入湘陰縣地界。

  這裡大量土地拋荒,仔細一打聽,才知道湘陰縣令橫徵暴斂,而且已經做官五年沒挪窩。

  此人為了討好蔡京,瘋狂的方田丈土,結果蔡京罷相了他反而被彈劾問罪。如今又討好王黼,加倍徵收免夫錢,胥吏們有樣學樣平均每個丁口徵收兩貫。

  老百姓自然拿不出那許多,那就對地主下手。

  讓那些沒有靠山的地主,包賠附近農民的免夫錢。地主本來就被剝削好幾年,不知認繳了多少苛捐雜稅,如今再讓他們包賠,連地主帶農民大面積逃亡。

  湘陰縣令不管這些,他已經賄賂上官,又去京城給王黼的黨羽送了錢,很快就能升遷遠調離開此地。

  離任之前,不得好生撈一筆,把送出去的錢財賺回來?

  學生們都看得麻木了,他們見過更慘的。

  他們南下投奔朱銘的時候,穿過京畿路和京西路。那些地方本就連續三年天災,還遭到太監楊戩的盤剝,既要交稅,又要交租,等於重複繳納兩次賦稅。

  而田賦在蔡京的騷操作下,早就已經翻倍了,楊戩又這麼搞,實際要交幾倍賦稅。

  這還只是正賦,不計苛捐雜稅。

  “先生,勸諫官家真有用嗎?”陳東看著拋荒的沃土,整個人變得無比茫然。

  其他學生,也都看向朱銘。

  朱銘斬釘截鐵道:“我會讓他聽的,實在不聽,另想法子。”

  來到湘陰城外,這裡遍地乞丐,很多都是鄉下逃來的農民,進城找不到活幹只能行乞。

  朱銘花費兩天時間,總算僱到船隻,但僅能過洞庭湖坐到嶽州。

  ……

  洞庭湖西側,鼎州武陵縣有一大湖,通過沅水與洞庭湖相連。

  由於官府不斷加稅,商人鐘相覺得生意難做。早在十多年前,他就在外地接觸摩尼教,謄抄教義帶回家鄉,並且自己進行部分修改。

  此時此刻,數百人聚在鍾家。

  “光明普遍皆清淨,常樂寂滅無動詛。彼受歡樂無煩惱,若言有苦無是處……常受快樂光明中,若言有病無是處……如有得住彼國者,究竟普會無憂愁……”

  教徒們唱誦著經文,嚮往著沒有苦難的光明國度。

  這玩意兒遍佈南方,浙江稱摩尼教,福建稱明教,淮南稱二檜子,江東稱四果,江西稱金剛禪。教眾除了貧苦農民,還有胥吏、廂軍、士子、土匪、戲子……三教九流,無所不包。

  鐘相帶著教徒唱完經文,開始宣講教義:“這世間有萬般法,分貧富貴賤的,就不是什麼善法。若讓我來行法,就當等貴賤、均貧富……”

  “入我教的,都是兄弟姊妹,一般平等無二。哪個做了官,也不能高高在上。哪個積了財,也要救濟貧苦兄弟……”

  “若整個武陵縣,百姓都入我教,保管讓他田蠶興旺、生理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