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落之淵丶 作品

第847章 三種教育方法


                 在師父身邊,他可以暫時卸下皇太孫的身份,做回真正的自己,也可以無憂無慮的做他喜歡的事。

  而子嬰對於師父張鈺瀾的依賴,早已超越了單純的師徒之情,更近乎於一種親情與精神的寄託。

  在子嬰心中,張鈺瀾不僅是一位博學多才、見多識廣的人,更是一位能夠給予他溫暖與關愛的親人。

  (雖然師父大部分時間都不太靠譜,總是玩失蹤……)

  可每當子嬰面臨困惑與不安之時,他總會第一時間想到師父。

  因為,在師父的面前,他可以毫無保留地傾訴內心的想法和感受,不必擔心有任何壓力或責備。

  師父總是能夠耐心地傾聽,並用很新穎的話語和故事開導他,支持他,指引他。

  這種被理解和被支持的感覺,讓子嬰感到無比的安心和幸福。

  在師父身邊,子嬰彷彿找到了一個可以卸下所有防備和偽裝的地方。

  他可以暫時忘記自己皇太孫的身份和責任,做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享受那種純粹的快樂和自由。

  師父的關懷和包容,讓子嬰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和幸福,雖然父王也待他很溫柔,皇祖父也對他很好……

  可他總覺得師父與父王還有皇祖父都不一樣,他們的思想與教育方式完全不一樣。

  首先是父王,他的教育方式充滿了仁慈與寬厚。

  扶蘇本身就非常的仁厚,他深知身為王者,仁愛與寬容同樣重要。

  因此,在教導子嬰時,他更側重於培養子嬰的仁慈之心與寬容之度。

  扶蘇幾乎沒有嚴厲去對待過子嬰,而是耐心引導他理解人世間的善惡是非。

  他用自己的言行向子嬰展示如何關愛百姓、如何體恤下屬,讓子嬰在成長的道路上逐漸領悟到仁愛的力量。

  在扶蘇的教育下,子嬰學會了以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

  他明白了,作為一位君主,不僅要有強大的統治力,更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懷。

  這種教育方式讓子嬰感受到了父王的仁善與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