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硯少年 作品

560 紅土之王(第3頁)

  就好像德約科維奇一樣,人們似乎有一個印象,他在硬地賽事統治力非常出色,但看看他的二十座大滿貫獎盃:

  澳網九座、法網兩座、溫網六座、美網三座。

  一眼就能夠看出來,澳網才是德約科維奇的福地,那也是德約科維奇最難被擊敗的場地,而另外一個硬地大滿貫美網,德約科維奇的表現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具有統治力。當然,硬地十二座大滿貫也還是暫時領先。

  真正在硬地賽場擁有絕對統治的球員,應該是被人們稱為“草地之王”的費德勒,澳網六座、美網五座、溫網八座。

  視線,重新回到納達爾身上。

  其實,包括費德勒和德約科維奇都在不同場合說過相同的一個觀點:

  真正成就納達爾偉大的,是他身上不屈不饒的韌勁和持續進步的意志——

  從職業生涯前半段的紅土之王,漸漸成長為在不同場地都具備競爭力的全面球員;從橫空出世挑戰費德勒統治的馬洛卡追風小子,到與德約科維奇惺惺相惜的西班牙天王,徹底貫穿十六年的網壇輝煌,斗轉星移,唯一不變的就是那個在賽場上永不言棄的身影。

  也正是因為納達爾持續不斷的蛻變和進步,這才刺激費德勒和德約科維奇不斷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面對費德勒,二十四勝十六負;面對德約科維奇,二十八勝三十負;面對穆雷,十七勝七負。

  蠻牛。

  這就是納達爾對自己的定義,他始終認為自己天賦平平,所以他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更多汗水拼搏出一片天空。

  而這一點,才是鑄就納達爾偉大的關鍵。

  同樣,也因為這一點,在阿加西之後,高文個人最喜歡的網球球員就是納達爾,不是因為世界第一週數多寡也不是因為大滿貫冠軍數量,而是因為賽場之上拼搏的那種意志和持續不斷進步的那種精神。

  而現在,高文就即將贏得挑戰納達爾的機會,僅僅只是腦海裡的一個念頭,就已經讓高文亢奮不已。

  賽後新聞發佈會結束之後,高文並沒有返回酒店休息,而是前往訓練場——

  加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