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麒麟 作品

第一千零二十章:劍指于謙(第3頁)

  即便是面對著諸王的壓迫,于謙還是鎮定的很,言辭清晰的將事情一一解釋清楚。

  “至於鄭王府賜田一事,先皇賜田臣自不敢動,但是,鄭王爺所說的賜田數量,位置,皆和朝廷所存魚鱗圖冊相悖,根據巡查御史及當地官員核查,鄭王爺名下大量的賜田,實際上是在就藩之後,役使當地官軍私墾所得,並非真正的賜田,按照朝廷章程,這種私墾田,理當充作軍屯。”

  “鄭王爺如若對此有所異議,可調歷年聖旨,戶部存檔的魚鱗圖冊以及兵部清丈後的最新圖冊前來對比,一證便知。”

  “還有便是強闖寧王府一事,臣到寧王封地之後,寧王爺幾次三番邀請臣過府一敘,但是,等臣到達寧王府之後,寧王爺卻閉門不出,拒臣在外,臣多次在外等候許久,皆無功而返。”

  “後來,地方官員在清丈中和寧王府護衛發生械鬥,寧王爺遣王府長史傳話請臣過府,臣僅帶兩名隨從前往,但是到了王府之後,卻發現有王府護衛持短棍將臣驅趕而出,並宣稱是臣強闖王府,此事臣在發生之事,已然具本奏報陛下。”

  “另外,所謂暗中授意衙役和王府中人衝突,再命官軍介入強行收田的說法,實屬臆測,臣所言所行,皆依朝廷制度章程,或有官員衙役,在清丈及整飭軍屯過程中,同各王府中人有所衝突,但皆事出有因,並非故意而為,每次衝突,臣皆曾向陛下呈報細節,並未向朝廷隱瞞分毫,如果諸位藩王覺得有所不妥,可請陛下下旨徹查,臣願意配合。”

  不算空蕩的殿中,迴盪著于謙平靜的聲音,條理清晰,口氣緩和,奏疏當中每一處彈劾,他都解釋的清清楚楚。

  見此狀況,天子沉吟片刻,便將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周王等人,問道。

  “岷王叔祖,周王叔祖,魯王叔祖,你們覺得如何?”

  事情其實是很清楚的,于謙不傻,他雖然是抱著絕大的決心,到各處封地整飭軍屯的,但是,這不代表他行事就會橫衝直撞,沒有章法。

  就算是不提他自己會不會受罰,就算是單純為了整飭軍屯的大政,他行事時也要小心謹慎。

  不然的話,前腳他強硬的收了回去,後腳諸王告到朝廷,再討要回去,那他就白耽誤工夫了。

  所以,雖然說在諸王封地上,于謙動用的手段都很強硬,但是,他從來不會無故為之,所有的強硬手段,都是在遍嘗各種手段無效,且自身已經掌握了證據的前提下,才會動用的。

  這番解釋不可謂不仔細,就連伊王,鄭王,寧王等人自己,眼光中都帶上了幾分閃爍,雖然仍舊帶著濃濃的敵意,卻已然透著幾分外強中乾的味道。

  但是,可惜的是,他們幾個只是打頭陣的,于謙真正要應對的人,是周王等人。

  面對著于謙的‘辯解’,周王沉吟片刻,對著天子道。

  “陛下,於少保說,他和地方的各個官員,每次和各王府中人產生衝突,都曾向陛下呈報細節,這一點,臣相信於少保不會虛言,也沒有必要虛言,但是,臣只有一個疑問,想請陛下為臣解惑。”

  說著話,周王的口氣變得冷峭起來,眼角餘光掃向旁邊的一干大臣,莫名多了幾分寒意,隨後,周王道。

  “敢問陛下,抓捕王府中人,闖入王府,圍堵王府,這些事情,於少保是事先呈報,還是事後稟告。”

  “若是事先呈報,他指使底下衙役,官軍所做的這些事情,可有陛下聖旨?”

  “若有的話,聖旨在何處?宮中可有留存的副本,能讓臣等瞧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