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麒麟 作品

第九百八十四章:看著他


  原本,宋文毅還在疑惑,天子說的不許苛待佃戶是什麼意思,但是聽王誠這麼一說,他頓時就明白了過來。

  要知道,如今大明的賦稅,以田賦為主,但是具體的田賦數量,卻各不相同。

  各地的田畝,大致可分為軍田,民田,官田等不同種類,又不同田畝之間,依照地區不同,田地出產不同,稅賦也各不相同。

  其中,稅賦最高的,當屬蘇松地區,這其中原因複雜,民間也眾說紛紜,許多百姓認為,是當初太祖皇帝攻打江南地區時,當地百姓依附張士誠,所以後來大明立國之後,便對蘇松地區科以重稅。

  這種說法不能說全是假的,但是,卻並不全面,拋卻主觀因素來講,自唐以後,因為種種原因,南方相對安定,經濟發展的也很快,具體的說,就是農田開墾的數量大增,與此同時,南方的氣候也相對適宜,田畝產量更高。

  相對而言,北方地區戰亂頻繁,再加上氣候變化,產量不斷變低,再加上越靠近北方,越臨近邊境,即便是和平之時,也多有擾邊之時發生,這就導致北方百姓所面臨的環境更加惡劣,偏偏種地又是一個極其依靠環境的事,一旦錯過農時,來年收成必然大減。

  這一增一減之下,對於朝廷來說,其實只能選擇對南方科以重稅。

  一般來說,蘇松地區科稅,民田一般在五斗到八斗之間,官田要重一些,在六鬥到一石之間,這個稅率,大約佔收成的二成到四成之間,不可謂不重。

  但是,如果單純從數量上來說,即便是稅賦最重的官田,交完田賦之後,也可以剩下兩石左右的糧食,可如果是在北方,雖然交的田賦相對較低,只有兩鬥到五斗,但是,種種原因之下,他們每年結餘的糧食,其實還剩不了兩石。

  朝廷要考慮的,除了如何徵收賦稅,更多的,是要維持地方的穩定,更要讓老百姓活命。

  畢竟,對於田畝的科稅,無論是官田,軍田還是民田,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真正種地的老百姓,卻並不一定有自己的土地,如果是租種地主的佃戶,那麼,除了在繳納朝廷的田賦之外,還要給地主繳納地租,這般疊加起來,真正能夠落到佃戶手裡的,其實大約也就是兩三成左右。

  當然,這說的是數量最多的,只是小有財富的地主,並不是指的鄉紳。

  所謂鄉紳,大多數都是家中有功名的地主,按照規制,這些人名下的田畝,是可以免徵田賦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天子如今的皇莊,其實也是這樣的存在。

  皇莊內的田地,屬於天子的私田,所以,並不需要繳納稅賦,只需要向天子這個大地主繳納田租便可。

  真正讓宋文毅感到意外的,是剛剛王誠所說的,管理皇莊的方法。

  要知道,大多數的鄉紳不必繳納田賦,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原本由朝廷收取的田賦就不收了,相反的,他們會將這些田賦加進地租當中,收入自己的腰包。

  所以,對於最底層的佃戶來說,他們最想要的,永遠都是擁有屬於自己的田地。

  因為,只有自己有了田,那麼才能只交朝廷的田賦。

  雖然說,有些地方朝廷科以重稅,但是,民田至多也就是八斗,大約是每年收成的兩成,剩下的八成,都是歸自己的。

  但是,如果是給別人當佃戶,那麼,無論朝廷的田賦是多少,最終落到他們手裡的,其實都只有少得可憐的兩成,也就勉強足夠果腹罷了。

  這話說起來殘酷,但就是事實。

  而且,各個地方都是如此,宋文毅自己的田莊當中,也是按照八成的租子收的,只不過,每年真正能夠收上來的,其實也就六成左右罷了。

  正因如此,宋文毅才會如此驚訝。

  按照王誠的說法,皇莊田畝,按照官田稅賦二倍交租,也就是田畝產量的六成到七成左右,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田租比例。

  但是,這個比例並不是年年如此,而是每年減半鬥,按照這個比例來計算,如果一個佃戶,連續為皇莊耕種田地五到十年,其田租便可下降到和官田等同。

  如果說連續耕種十到十五年,那麼,就會下降到和民田的稅賦等同,和民田的稅賦等同,其實也就意味著,這些田畝實際上已經歸這些佃戶所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