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麒麟 作品

第七百六十七章:告狀小能手(第3頁)

  “陛下,聖母此言差矣,朝廷之事繁複龐雜,牽一髮而動全身,自當小心謹慎,保社稷宗廟平安,自是臣等應盡之責,但是,若能獨善其身,不被捲入草原戰火,我大明又何必上趕著去呢?”

  “聖母深居宮中,恐對社稷朝局之事不甚瞭解,故而所言有所偏頗,臣以為,還需將此事再對聖母稟明,那蒙古女子留在南宮一事,尚需斟酌。”

  王翺這話說的不算委婉,甚至可以說是大膽,但是,在這個特殊的場景下,卻可以理解。

  要知道,孫太后剛剛的那番話,大臣們只是捎帶著的,最核心的指責對象,應該是如今坐在御座上的天子。

  不然的話,她老人家也不會特意強調“當初太上皇禪位給皇帝,就是相信皇帝能夠定國安邦”,這句話反過來說,就是如果皇帝不能定國安邦,那何必接這個皇位?

  因此,底下大臣們聽到這句話的第一時間,就是擔心天子會因此而震怒,若是如此的話,只怕局面會鬧得更加難看。

  所以,王翺搶先將話說出來,便是為了避免這話由天子來說,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緊接著,沈翼也跟著道。

  “不錯,陛下,聖母畢竟長久在後宮之中,想必是一時不察,未能明晰箇中情由,所以才下了這道懿旨,相信只要陛下對聖母將其中根由解釋清楚,聖母定能明白事理,回心轉意。”

  不過,面對著二人的勸導,朱祁鈺的臉色卻一直冷著,並沒有開口回應。

  這個時候,一旁的于謙搖了搖頭,道。

  “陛下,臣以為沈尚書和首輔所言,雖然有理,但是,卻都沒有說出關鍵之處。”

  見此狀況,朱祁鈺的神色才動了動,問道。

  “那於先生覺得,關鍵之處在哪?”

  “自然是在太上皇!”

  於少保向來乾脆,且敢說!

  一句話,成功的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不過這一下,朱祁鈺倒是來了興致,繼續問道。

  “為什麼這麼說?”

  於是,于謙拱了拱手,沉聲開口道。

  “陛下明鑑,剛剛二位大人已經說了,聖母深居宮中,不諳政務,所以,對於這等會涉及朝政的事務,一時難以決斷,也是有的。”

  “但是,太上皇登基十數年,理當明白,瓦剌,韃靼之間,以及和我大明的複雜關係,也先之妹身份如此特殊,收留她在宮中,必然會對三方關係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

  “然而即便如此,太上皇仍遣阮浪往慈寧宮遊說聖母,此舉實則是為一己之情,不顧國家大事也!”

  不得不說,這番話,也就只有于謙敢說了。

  但是,還不止於此,在眾人驚疑不定的眼神當中,于謙繼續道。

  “除此之外,聖母在處置此事時,也頗有不妥之處。”

  “聖母既言,如今朝中諸事乃陛下做主,縱然不能明斷其中曲折,也理當知曉,陛下遣懷恩公公過去傳話,乃是深思熟慮後,衡量各方利弊所為,亦是為朝局平穩,邊境安寧所為。”

  “然而聖母僅憑阮浪一面之詞,便覺此事無傷大雅,斷定陛下小題大做,下達懿旨將那蒙古女子留在宮中,實乃武斷之舉!”

  得,這下算是把太上皇和皇太后給一塊罵了進去。

  一個是不顧大局,一個是偏聽偏信,反正都不是什麼好詞兒。

  不過,天子聽完之後,神色卻有些捉摸不透,沉默了片刻,問道。

  “那以於先生之見,此事當如何解決?”

  於是,于謙抬起頭,面色堅毅道。

  “請陛下再遣人傳話,懇請太后收回懿旨,同時傳命瓦剌使團,命其限期離京,之後,兵部會按照名冊逐一核對,確保離京之人和入京之人一致,不漏一人!”

  話音落下,文華殿中頓時變得針落可聞,老大人的目光落在於謙的身上,皆是複雜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