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小校場(第2頁)

  肅州衛的將軍們氣得不行,奈何他當時背景太硬,又找了個聽起來冠冕堂皇的理由,土地的原主人先慫了,不想得罪權貴,寧可不要銀子,也要連夜搬離。週三將軍與顧將軍只能以衛所的名義補了土地原主人一筆錢,免得他受損太重。

  如今孫永祿走了。甘州那邊傳回來的消息,道是兵部那邊下了文書,給他定了個不大不小的罪名,免職召回了京城。他庇護胡人奸細的事蹟早已傳遍大西北,哪怕事後辯解說不是有意,事先並不知情,僅是“失察”,名聲也很難聽。邊軍上下都不樂意跟這種糊塗人共事,他已經不可能在邊軍有所成就了。孫閣老只得把他召回去,先低調躲兩年羞,等事過境遷了,再另行補缺。不過他在皇帝那邊的印象大壞,將來就算能在軍中東山再起,估計也是庸碌度日,不可能掌握實權的。西北邊軍都鬆了口氣,要處置他留下來的東西,也少了顧慮。

  衛所分派給孫永祿的官署直接收回去就行,日後有人來補缺,也可以繼續分派給後者居住。但這處小校場,衛所的將軍們考慮到它原本是有主的,而且還是原主人祖宅所在,因此打算等問過原主人的意思再說。

  原主人那年被迫賣掉祖宅與作坊之後,生怕會被孫永祿為難,就閤家搬離了肅州,在沙州那邊定居了。如今朝廷下令遷居瓜沙二州的大楚百姓入關安置,土地原主人聽說孫永祿的消息後,想必也是要回來的。等他回到肅州,將軍們會先問過他,是否要重建故居,閤家搬回去住。如果他放棄,衛所才會將這小校場充作公用。

  在那之前,小校場就空在了那裡。前些日子瓜州第二批移民抵達後,還曾一度被用來安置一幫來歷有些說不清楚的青壯,等到所有人的身份都被查清查明之後,方才分流開去,將小校場重新騰空。

  海長安今日出門訪友,偶然路過這處小校場,發現有幾個熟悉的武官在那兒練馬,就過去打聽了一下,得知它如今是閒置狀態,衛所屬官或是本地衙門的官員家眷、部屬都可以借用,就趕緊回家報信兒了。

  他對海棠說:“那小校場離咱們家也就是兩條街的距離,走路只需一炷香的功夫,來往很是方便。你哥哥可以借用衛所的校場練馬,但要跟別人擠,還不如挪到那小校場去呢。你也跟著去,先學會上下馬與騎馬慢行。等你再大兩歲,個子也長高了,再學跑馬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