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涅槃嗎 作品

第214章 多活二十年!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療中心,心導管室。

 其實,在以前,傳統的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是在雜交手術室實施,採用全身麻醉,心外科醫師及體外循環設備在場。

 後來隨著經驗積累和技術的發展,有人就提出了極簡式tAvr概念。

 極簡式tAvr手術可以在普通導管室進行,採用局麻強化,經胸心臟超聲,通過股動脈入路,皮下穿刺、血管縫合器縫合,將tAvr手術大大簡化。

 因為是要參賽的,所以這一次,艾娃精心挑選了十幾首曲子,循環播放,作為背景音樂。當然,如果覺得這個背景音樂不好,後期還可以再進行處理,重新更換別的音頻。

 為了凸顯周喬的風格,第一首曲子仍舊是中文歌曲。

 “只嘆她回眸秋水被隱去,只憶她點破去日苦多……”

 在非常好聽的《燕無歇》旋律中,周喬開始手術了。

 主動脈瓣狹窄的危害不用多言,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患者一旦發生心絞痛、昏厥等不適,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治療的話,2年生存率僅有50%左右。

 有一些主動脈重度狹窄的患者,可能初始時症狀不是很嚴重,抱著僥倖的心理,想要再等一等,殊不知,這種疾病一旦發作,兇險異常,很可能根本就來不及搶救,在去醫院的路上,不,還沒出門就嘎了。

 目前,醫學界對主動脈瓣膜病的治療手段主要有藥物治療、傳統外科手術和微創手術。若是早期的患者,沒有太明顯的症狀,還可以通過藥物保守治療。但隨著症狀加重,只能通過手術置換瓣膜。

 傳統的外科手術方法,需要全身麻醉、體外循環、打開胸腔,手術創傷大、風險高,這對高齡老人來說,實在是不得已的選擇。

 很多老人,可能在心臟復跳的時候,根本跳不回來。也就是常常聽說的,死在了手術臺上。

 因為體外循環,是要進行心臟暫停的,是利用體外循環機(人工心肺機),代替人體的心肺功能,讓患者的心臟暫停之後做手術,做完之後再復跳。

 然後,醫生駭然發現,跳不回來,沒有然後。

 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及修復術,適用於有併發症的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可降低死亡率,具有切口小,併發症少,恢復快等優點。最最重要的是,不需要體外循環。

 這個手術,只需要在大腿根部開一個小洞,用一根粗不過圓珠筆芯的導管攜帶人工瓣膜(機械瓣或生物瓣),從大腿根部血管進入,通過股動脈,將人工瓣膜送至心臟的病變部位,人工瓣膜打開後就會取代原本已損壞的瓣膜。

 這種手術,不需開刀,原本需要“開胸”完成的手術,實現了“微微創”,構思不得不說巧妙。

 當然,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其實難度是很高的。經驗不豐富的醫生,做這種介入手術,很容易出醫療事故。

 周喬完美級的手術技能,自然是如有神助,一舉一動,無不渾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