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自我之上


    羅摩堅信,所有的痛苦只會來源於自己的無能為力。

    這個道理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通用的。

    芙寧娜的痛苦來源於她一直想要解決某個命定的災難,但現實無時無刻不在告訴她你做不到,你人生五百年來唯一有能力做到,並且也有價值去做的事情,只有等待。

    如果一個人活著就是為了等待明天,他的生活會如何痛苦都是正常的。

    因為人首先要脫離昨日,活在今日,之後才能夠假想明日。

    芙寧娜沒有過去,不喜歡現在,只想要未來。

    羅摩能夠理解芙寧娜的痛苦,但這件事情祂幫不上忙,或者說祂已經幫完了所有的工作而芙寧娜卻並不自知。

    楓丹的水災實際上已經解決了。

    變成完全之龍的那維萊特能夠感知到大鯨魚的具體位置,祂並不打算繼續給對方放肆作亂的機會,也不是那種非要等到事情無可挽回,然後在人們眼中力挽天傾的瘋子。

    祂和羅摩,乃至是更多的正常人一樣,秉持著麻煩就趕快去死的理念,希望在災難萌芽之時就立刻解決。

    此刻祂已經找到了鯨魚,並且將會在歐庇克萊歌劇院上,等待空出場之後順勢解決這個問題。

    從這點來說,芙寧娜所期待的未來已經到來了,羅摩幫上了忙,讓這一天提前了很久便來到了她的面前。

    不過痛苦是個人的感官,她非要痛苦,羅摩也是無能為力的。

    所以在這件事情上,羅摩為她提供了另外的解決辦法。

    讓她換一件可以解決但難以解決的麻煩裡去沉淪。

    解決不了的困難必須要解決,無能為力的痛苦就會每時每刻去折磨芙寧娜。

    而一個亟待解決,並且只要她努力似乎就可以解決的麻煩,芙寧娜是能夠意識到自己努力的價值的。

    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當然羅摩並不知道她歡喜與否,祂只能夠確定,以芙寧娜的能力和她對楓丹問題的負責,她肯定沒有時間去痛苦什麼別的虛無縹緲的未來了。

    她能力確實不強,偏偏又十分負責,而且不擅長拒絕。

    這種性格很難不煎熬,只是這種煎熬芙寧娜早已習慣,以至於她偶爾能夠騰出時間發現自己無瑕胡思亂想的時候,正常人會覺得自己的勞動力真的是被壓榨到了極致,而她會覺得這樣的日子似乎也還可以,我不是很喜歡,但也不會很痛苦。

    這段描述其實可以簡單地用四個字總結,人菜癮大。

    決定當然是有風險的,比如芙寧娜熬夜的時候,羅摩的房間窗戶也被某個人給砸爛了,但對方沒有更多的動作,羅摩照舊好眠,任由芙寧娜去熬夜處理事務。

    其實就已經有點晚了。

    楓丹的麻煩解決,芙寧娜的痛苦看上去馬上就要走到盡頭了,這麼一說羅摩就從遞出了“善意”的國際友人變成了給芙寧娜製造麻煩的惡黨。

    她已經不必有繼續假裝水之神的負擔了,她想要離開當一個普通人,羅摩讓她馬不停蹄地去做另外一件工作,剛好承續她在第一份工作離職之後,堪稱無縫銜接地為她準備了第二段工作。

    但最後芙卡洛斯和那維萊特還是選擇了默認。

    祂們也許愛人,同時也深刻地認為,當一個普通人並不好。

    這是基於提瓦特底層邏輯的認知,這個世界並不安全,而那維萊特和芙卡洛斯對此都深有同感,前者是被抽走了力量基石的龍,後者是解決問題就必須犧牲自己的神。

    祂們在同一個對手面前意識到了這個世界對於弱者的無視。

    芙寧娜未必會變得很強,但她不能真的完全不變強。

    -->>
                                         
而按照她之前的反應,一旦楓丹的危機解決,她的第一步就是離開沫芒宮當個普通人。

    離開沫芒宮無關緊要,只要芙卡洛斯和那維萊特還活著,她在那裡,那裡就是沫芒宮關注的中心。

    但她想要當個普通人,這真的不好。

    芙卡洛斯無從勸阻,祂體諒乃至是過於體諒芙寧娜的痛苦了,所以祂太能夠理解芙寧娜想要離開的心情,自然也就不願意勸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