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有關威懾



                作為一個正常人,羅摩一開始對於機械學和生物學的追求浮於表面。

    他想要的未來,機械學就是大體形的戰爭裝甲和空天要塞,生物學就是能夠無上限的強化人體的基因藥劑。

    當然,隨著知識程度的深入,他逐漸瞭解到自己對於這兩種學說的追求太過於片面——儘管這並不妨礙他仍舊熱愛這些東西。

    但知識拓展起來之後確實是可以點起來其他的分支。

    這兩樣知識在文明基礎的環節都是相同的效果,即用最小的代價,讓最多的人形成戰鬥力。

    很顯然,在文明的低級階段,人數是戰爭和發展都不可或缺的一環。

    戰爭是現實不過的東西,它需要你支付什麼東西,然後才能夠獲取勝利。

    而人數在基礎的狩獵和爭鬥之中,從來都是正確答案,通常士兵的人數差距很大,其實勝利也就確定了。

    以少勝多畢竟是少數。

    而發展——我們通常說勞動力,也是為什麼追求人口的一個簡單答案了。

    戰爭和發展貫穿了整個文明前進的路線,這也是為什麼人口重要的原因。

    但隨著科技樹的攀升,對於人口的必然需求就會逐漸降低。

    仍舊有追求,但不是發展初期那種必須要拔高的態度。

    武器發展最大的價值就是降低了一個士兵的產出成本,而生物學的開始,其實就是醫術,醫師也許是仁善的,但醫術的作用是為了讓更多的普通人活下來繼續創造價值,讓更多的士兵有返回戰場的機會。

    除此之外,科技樹的拔高,自然也帶來了生產力的革新,可以用更少的勞動力產出更多的資源。

    應該來說,就發展的趨勢而言,對於人口的追求顯然是在隨著發展的程度而降低。

    當然文明畢竟是人類的文明,再怎麼降低也不至於沒有。

    不過時代的發展會讓單獨的個體價值也在逐漸降低,除非是那種罕見的天才,否則大多數人對於群體而言,真的也就成為了無關緊要的一環。

    可以有,但失去了也不算什麼難以承受的損失。

    嚴格來說,提瓦特其實已經歸屬於後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