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ko 作品

811. 棲身之所(2)

 董鏘鏘在地圖上找了一下,發現第二處房子離私立學生宿舍很近,就在河對岸,只要過橋就能到,花不了多長時間。

 過橋時,橋下岸邊草坪處聚集的一大群人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猜測可能是跳蚤市場。他一直對逛跳市情有獨鍾,倒不是為了撿漏兒,主要是看個好玩和熱鬧,之前漢諾威的跳市和農產品市場還放在一起開,煙火氣特別足。每當壓力大時,董鏘鏘就喜歡逛這兩個地方解壓。這些美好的回憶促使他三步並作兩步湊了過去。

 俗話說的好:貨比貨得扔。更流行的一句是: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半圈兒還沒逛完,董鏘鏘就發現:特里爾的跳市不僅規模比漢諾威的大,舊貨種類也遠超漢諾威,沒見過的新鮮玩意兒琳琅滿目、俯拾即是。

 不少華而不實、沒用卻好玩的東西都打動了他,比如有著跟中國青花瓷不一樣美的50年代英國陶瓷,來自威尼斯的古舊彩色玻璃器皿,一戰和二戰之間的德國書籍,以及70-90年代的樂高玩具,甚至還有個別攤位在販賣象牙微雕製品。

 當然,跳市裡最讓他興奮的莫過於不同時期發行的德國紙幣、硬幣和郵票。除了二戰中和二戰後的各種紙幣和硬幣(銀幣和鎳幣為主)外,賣家甚至還有一張二戰前發行的面值10萬的德國馬克。可惜的是,他沒有傳說中德國在1924年發行過的面額為100萬億的馬克鈔票。

 攤主是個謝頂老者,一臉絡腮鬍,看皺紋應該是七十歲往上。跟跳市裡其他高冷賣家截然不同,他見董鏘鏘對自己的東西感興趣,便賣力地誇起自己的寶貝,說到激動時還站起身往外掏更多壓箱底的存貨。只是他口音極重,再加上大鬍子的物理隔音效果,董鏘鏘愣是沒聽懂他在說什麼,只能囫圇吞棗聽個大概,最後乾脆直接報價。

 一番討價還價後,董鏘鏘最終花了240歐把攤主所有的紙幣、硬幣和郵票都給包圓兒了。攤主樂的眉開眼笑,旁邊攤位的賣家一看董鏘鏘是個大主顧,也過來湊熱鬧,一波遊說後,董鏘鏘又花了60歐買了輛九成新的變速山地自行車。

 房子還沒租到,先花出去小几百。雖然一直勸自己別衝動消費,但他終究還是沒忍住。不過自責很快就被消費的快樂代替。離三點還有十分鐘時,董鏘鏘收好戰利品,吹著口哨,風馳電掣的殺向目標。

 一路風景如畫,董鏘鏘不禁暗想:如果這家能有扇朝河或朝梯田的窗戶,那每天的學習和生活該多愜意啊!

 自行車停在一棟傳統的不能再傳統的德國人字形斜屋頂小樓前,聯繫對方前,他先觀察了一下週圍的環境。

 住了一年多私房的董鏘鏘對住私房感觸頗深。刨去房租因素,他會首先觀察住所附近的居住環境,比如住宅附近的安全程度高低。德國不像美國有富人區,治安也不像美國和法國那麼亂,但即使在一個城市,德國人多的地方和少的地方治安差別還是很大的,如果車經常被劃道子或砸玻璃那他也是吃不消的。其次看一些隱形因素,比如街道中垃圾桶擺放位置的遠近。如果垃圾桶離房子太近,那每天肯定會被垃圾車吵。如果碰到在家背書或寫東西就會很煩。再次看交通是否便利,超市是否夠多且近,通勤去學校的距離等等。

 當然他也很清楚,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房子,樣樣都好的房子基本上租金也會很“趕人”,所以只要大差不差的房子他就可以接受,一些小小不言的地方他也是可以忍的,比如上一個房東要求他每週打掃公共衛生間他也很痛快就應了下來。

 他已在不知不覺中習慣:接受不能改變的,改變不能接受的。

 小樓位於山腳下,山的海拔約莫百米,特里爾應用技術大學就在半山腰。雖然還在假期裡,但上下山往來的車輛卻不少。

 樓共三層。

 暗紫色的牆身脫落了一大片卻未修補,斑駁不堪,轉角處還被人用塗料噴了不雅的圖案。也許是因為化學試劑的緣故,塗鴉旁邊的爬山虎枯死了大半,草木蕭疏得讓人心生淒涼。斜屋頂的瓦片顏色有三種,能看出明顯的修補痕跡,一看便知師傅補時極不走心,活做的既無美感也無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