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ko 作品

573. 雨中啤酒狂歡節(1)

 當董鏘鏘走出慕尼黑火車站時,天公不作美,飄起了濛濛細雨,遠處的空中還有不時傳來的隱隱雷聲,似乎在預示著還有更大的雨在等著人們。 

 但天氣從來不是阻擋德國人喝啤酒的理由,街面上的遊客一點兒都不見稀少。董鏘鏘都沒問路,只是順著遊(食)客們前進的方向便猜到啤酒節嘉年華的大概位置。不到二十分鐘,他已站在啤酒節所在廣場的入口。 

 入口處左右各支了兩排長桌,桌上有序地擺滿了盛著各色啤酒的大酒杯。董鏘鏘粗粗一數,估計能有大幾百杯,放眼望去,啤酒杯極具視覺衝擊力。 

 桌子後面就是圍欄,圍欄後方則是林立的加長白帳篷營,透過白帳篷營和摩肩接踵的遊人之間的縫隙,董鏘鏘又看到諸如旋轉木馬等遊藝項目,而更遠的地方,還有高聳的摩天輪,蜿蜒曲折的過山車,以及蕩在半空中的海盜船。 

 排隊買門票時,啤酒節的工作人員給排隊的人們發放啤酒節的宣傳材料。董鏘鏘這次來慕尼黑就是為了看杜藍,不用帶團和開車,無官一身輕,當下饒有興致地捧著材料研究起啤酒節的歷史來。 

 啤酒節最早的全稱是簡潔的“十月節”,後來活動的組織者覺得標題太過平淡不能吸引人來消費,於是改為“十月嘉年華”(嘉年華其實是德語“狂歡節”的中文音譯),但德國各地有不計其數的狂歡節,比如巧克力狂歡節,冰淇淋狂歡節,麵包狂歡節,葡萄酒狂歡節,甚至還有老爺車狂歡節。作為有著500多年釀酒史、佔據德國啤酒業半壁江山的巴伐利亞州,啤酒自然是他們最好也是最強的招牌。 

 類似古代皇帝要喝北京玉泉山的礦泉水一樣,德國人對釀酒用水也有著強迫症般的要求。公元1516年4月23日,為規範釀酒用水,巴伐利亞公爵威廉四世特別頒佈了《啤酒釀造純淨法》,對釀酒過程中的水質、啤酒花和大麥的品類做出了嚴格規範。當然,就憑這三樣是釀造不出啤酒的,因為釀啤酒中最關鍵的酵母是在十九世紀末才被法國人發現,所以《純淨法》只是一部為了規範當時的啤酒市場而制訂的法律而已。讓人感到驚奇的是,《純淨法》從誕生後就一直在不斷修訂,而修訂就意味著留存,所以直到今天,《純淨法》依然存在於德國稅法當中。而德國啤酒中也一直有“南北之爭”,彼時北德各地(如漢諾威)用的釀酒原材料就跟《純淨法》中規定的大相徑庭,而雙方為了誰才是正宗德國啤酒而一直存有分歧。在經歷了歲月長河的洗禮後,慕尼黑“十月嘉年華”最終被命名為“慕尼黑啤酒狂歡節(嘉年華)”,標題直抒胸臆,保證讓人一看就懂同時還能產生無限的期待和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