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ko 作品

297.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勞動中介?”董鏘鏘在國內也聽說過這種事,其實就是一種勞務輸出,“應該不便宜吧?” 

 王蜀楠點點頭:“其實收費高倒沒什麼,只要後面能掙回來我也認了。問題就是來了後我們才發現,根本不是他們說的那麼回事。” 

 “被騙了?”董鏘鏘忍不住問道,他也聽過一些關於勞動中介不好的傳聞,他自己也碰到過這種人。 

 “中介確實按合同里約定的給我們介紹了德國醫院,我們去的第一傢俬立醫院讓我們做護工和清潔工,每個月稅前2000馬克。” 

 “這錢已經不少了啊,換chengren民幣每月也差不多大幾千呢。”董鏘鏘剛從國內出來,對年輕人的薪資多少有些瞭解,“就是國內大城市的本科畢業生都不一定能拿到你這個數吧?” 

 “但中介當初跟我們保證的是每年六萬馬克,”王蜀楠苦笑道,“如果就看每月數字的話,我掙得確實不少。但這個數字只是稅前的,如果刨去每月的房租、生活費,保險費和其他費用,再給家裡寄一些,手裡也就沒什麼錢了。” 

 “資本主義的錢肯定不好掙啊。”董鏘鏘覺得話題逐漸走向沉重,努力使聊天的氣氛輕鬆些。 

 “真的是這樣的,不僅是我,我們一起來的幾個同鄉也都差不多,大家一起租條件簡陋的房子,夏天沒空調,冬天沒暖氣,房間窗戶大還呼呼地漏風,每個月都緊巴巴的。你知道嗎?來德後我就沒再用過護膚品,就為了能多省些錢,給家裡分憂。” 

 “那是不是這樣苦幾年就有機會加薪呢?” 

 “我先開始也是這麼以為的,但後來做了一段時間後,認識了一些醫院裡的德國人,他們可都是土生土長的德國人,不是那種後來技術移民過來的,但她們每個月也沒比我們掙得更多。有一個快退休的德國阿姨,已經做了快三十年了,每個月也就3000馬克,簡直難以想象。但她好歹是德國人,不用考慮住房和保險,比我們過得可幸福多了。” 

 “你們來之前不知道這些嗎?” 

 “我們是從小地方出來的,可能市裡也就一兩家這種中介,大家說的都一樣:德國是打工天堂,輕輕鬆鬆就能一年掙幾十萬人民幣,而且幹夠了多少年還有機會加入德國國籍,現在才知道,這一切都只是個美好的夢而已。聽聽可以,不能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