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三百四十三章 上升渠道

前半生的攻戰殺伐,爾虞我詐不過是不得已,為了後半生的建設發展做準備。作為一個穿越者,王文佐更希望自己在歷史上留下一個“立法者、建設者、航海家”的聲名,而非像帖木兒、鐵木真那樣武功赫赫,在身後只留下一片白骨和廢墟的征服者。

 “大將軍,長安慕容鵡有急信至!”有侍從通報道。

 “嗯,讓信使進來!”王文佐點了點頭,作為自己留在長安的耳目,慕容鵡定期會從長安發來簡報,稟告朝廷的近況,考慮到不久前劉培吉的事情,這次的急信中應該是關於這方面的,只是不知道具體是何事。

 “劉培吉在坊門口被刺殺,身中兩箭,生死不明!”

 剛看了兩行,王文佐就不禁倒吸了口涼氣,這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誰在這個節骨眼上會去刺殺劉培吉?轉瞬之間,他就意識到從常理來看,自己就是最大的嫌疑人,雖然他知道自己沒有幹。

 “天子令護良閉門不出!”王文佐看到這裡,鬆了口氣:“天子倒是歷練出來了,這個時候靜一靜是最好了,省的這個節骨眼上又生出什麼事端來!”又看到信中提到候營在被劉培吉被刺殺時的處置,王文佐笑道:“不錯,慕容鵡這時候還不忘記舉薦人才,嗯,這才是上位者的氣度,我們的事業需要千千萬萬的有能之士,這個候營不錯,臨大事而不亂,處置冷靜,是個可用之人!”說話間便提起筆來,在身後的屏風上記下了這個人的名字。

 看到信的末尾,慕容鵡提到的幕後黑手的推斷,王文佐陷入了沉思。正如慕容鵡在信中所做出的推斷,這次對劉培吉的暗殺恐怕沒有這麼簡單,如果讓一個不知道幕後內情的第三者判斷,恐怕最本能的反應就是認為是這次刺殺的幕後主使者是自己。而這無疑會破壞原本就極為脆弱的朝廷與自己之間的信任關係,甚至會激起一場新的內戰,而無論這場內戰最後的勝利者是誰,原本的大唐帝國都將從現有的巔峰上墜落下來,摔得粉碎,這是自己和李弘都不希望看到的,那麼,這個幕後黑手是誰呢?

 “吐蕃人?有可能;突厥叛軍?也有可能;海東對自己的不滿分子?也有可能,大唐內部的不滿分子?好像也不是不可能……”王文佐的筆觸在白紙上划動,留下一個個可能的對象,試圖用排除法尋找最後的答案。但很快他就放棄了,原因很簡單,他發現渴望挑起內戰的對象實在是太多了,根本找不過來。

 他悲哀的發現,在當今的東亞世界裡,有太多太多人渴望著內戰的爆發,經由太宗皇帝、衛國公、英國公、蘇定方、契苾何力、薛仁貴以及自己等一眾將帥半個世紀的努力,大唐帝國在東亞世界強大到已經不存在可能與其匹敵的敵人。尤其是自己,經由近二十年的努力,不但將橫跨遼東和朝鮮半島的遼東苟王高句麗連根拔起,就連百濟、新羅、有大海相隔的倭國也順便一鍋端了,再加上平定了蔓延整個東北區域的靺鞨人、高句麗餘黨大暴動,實際上已經將大唐的邊境線一直推到了日本海沿岸(如果不將倭國四島算在內的話),半永久性的解決了大唐的東顧之憂。雖然在接下來的河北之亂後,大唐從河北地區得到的收入大大減少,但考慮到今後只需要應付西面的敵人,長安朝廷對西面敵人的相對力量反而增強了。

 國家強盛原本是好事,但問題是唐帝國繼承了魏晉南北朝是的政治傳統,是一個高度貴族化的社會,換句話說,是一個比較看重投胎技能的社會。有的書友可能會說唐代已經有了科舉制度,但科舉制度和科舉制度是有很大差異的,如果說明清兩代科舉制是選拔官員的主要方式的話,那唐宋時期科舉制只不過是選拔官員的一個補充,以唐代為例,唐代一共開科取士268次,錄取進士7448人,平均下來每科只有29人;反觀明代一共錄取進士人,平均每年只有90人,是唐代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