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


    又過了兩天,隨著一場細雪的落下,西軍的撤退行動徹底停止了下來。滿天飄落的雪花幾乎落地的同時就融化了,將地面化為軟泥。任憑士兵們如何鞭打,拖曳大車的牛馬都垂下頭,毫不理會,車輪在轉,可除了把稀泥帶的四處亂濺之外,依舊原地不動。士兵們不得不把稻草、成捆的樹枝,甚至衣衫墊到車輪下面,才能讓大車向前移動幾米,然後又陷進下一個泥坑。

    而東軍方面則抓住了這個上天賜給他們的良機,黑齒常之身先士卒,第一個拿著鐵鎬在地上奮力挖掘,他把手中的士兵分成兩隊,一隊挖土,另一隊披甲持兵警戒,輪流進食休息,晝夜不息。結果在第三天雪停,地面凍硬的時候,在西軍的退路上已經橫亙著兩道長約四里,寬四米,深兩米的壕溝,從壕溝挖出的泥土堆積在第二道壕溝後面,形成了一道壁壘,而在壁壘後面則是密密麻麻的長矛、旗幟和箭矢。

    當裴行儉親眼看到敵軍如此迅速的在己方的退路建成了這道壁壘時,不由得詫異極了,但他用還是極為冷靜的壓制住了自己軍隊的求戰慾望,雖然東軍的探騎斥候幾乎已經迫近了西軍的營壘外的柵欄,西軍的士兵們幾乎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出去廝殺。

    整整四天時間,王文佐徒勞的向西軍挑戰,而裴行儉卻按兵不動,而且他毫不掩飾的對部下說,他不願意在對自己不利的時候離開營壘與敵人交戰。

    面對裴行儉幾乎可以說是頑固的堅持,王文佐採取了積極的行動,他分兵切斷了西軍向南面撤退的道路,並在俯瞰道路的一處高地上修建了一處十分堅固的營壘。這樣一來,西軍不但向西退回潼關是不可能了,而且向西南方向退往宜陽的道路也被切斷了。裴行儉才從自己的探子得知這一消息後,絕望而又悲哀的發現自己已經被完全包圍了,他要麼離開營壘和佔據騎兵優勢的敵人決戰,要麼在若干天后,在飢餓的驅使下向王文佐投降。

    就這樣,裴行儉日日夜夜的思考著應當如何才能帶領自己的軍隊擺脫窘境,卻始終找不到一條脫離這一極其危險局勢的出路。他部下的兵士也變得垂頭喪氣了,起先他們只是低聲地咒罵他們的統帥,但接著,他們就開始大聲地咒罵他是一個懦怯無能的統帥,在以前勝利很有希望的時候迴避戰鬥,到了現在卻要使他們遭到失敗和死亡的厄運。他們恐懼地想起長平之戰,就大聲地埋怨裴行儉是一個比趙括還要鹵莽、低能的傢伙。因為當時的趙軍是在一個狹長的谷地作戰,由於不利的地形才被敵軍包圍陷入絕境,而他們的統帥卻由於他的疏忽和無能,竟然讓敵人在一個開闊的平地上包圍了。

    夜裡,大雪時而下時而停。裴行儉在軍帳中憋屈不過,換了一身粗裘,走出帳來。他走到高處,看到西面高處山後升起的煙柱,直衝雲霄,照得半邊天空通明。裴行儉見狀問道:“這煙柱火光是怎麼回事?”

    “應當是東賊的斥候在燒馬糞!”一名部下答道:“其斥候晝夜不息,以煙柱為號,我方若有動向,便以之傳訊!”

    裴行儉沉重的點了點頭,他嘆了口氣,正想說些什麼,便聽到營外傳來長歌之聲,那歌聲宛若狼嚎一般,乃是塞北歌調,蒼茫遼遠。裴行儉剛聽了兩段,便聽到己方營地裡也有人做歌相合,一時間大營內外皆有人作歌,歌聲內外應和,令人聞之不由得潸然淚下。

    “大都督!”部下有人驚道:“定然是王文佐的詭計,這樣下去可不成!還是快派人制止,不然大軍不戰自潰了!”

    “已經來不及了!”裴行儉嘆道:“軍心已經到了這種地步,還能做什麼呢?”說罷他便回到帳中。

    次日清晨,裴行儉便得到部下稟告,昨天夜裡營中的北庭、河西各鎮的胡騎已經少了四五千騎,估計多半是投奔敵營去了。裴行儉知道這樣下去只怕用不著敵人來打,所部就會自行瓦解。只得下令全軍拔營,冒著大雪向西而去。一路上雪越下越大,逃走的兵士也愈來愈多,到了天黑時,全軍所剩下的不過還有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