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一百五十二章 供認



                “眼光,眼光,全族老小數百人的性命可都在刀口之下呢!”李敬猷嘟囔道:“可大哥你要是看錯了可怎麼辦?”

    “李二,這次你大哥可沒看錯人!”門外傳來一個聲音,李敬猷回頭一看,卻是一個青衣文士,喜道:“觀光兄,你什麼時候來了!”

    “就在剛才!”那青衣文士笑道:“方才我跟在王文佐身後,他離開這裡後就直接回家了,沒有去宮中!”

    “二弟,我看錯人了嗎?”李敬業笑道。

    “那也未必!”李敬猷不服氣的說:“指不定那王文佐還只是猶豫不決,回家之後想清楚才決定去出首!”

    “呵呵呵!”青衣文士笑道:“若是其他人有可能,王文佐這等人需要回家後才能想清楚?他若是出首,肯定是越快越好,絕不會拖延不決!”

    “不錯!”李敬業點了點頭:“駱兄這句話就說到點子上了,二弟你想想,出首這種事情肯定是越快越好,如果晚了那就是猶疑,就是不忠,這個道理王文佐肯定不會不清楚!”

    聽到這裡,李敬猷張了張嘴,說不出話來,正如那青衣文士所說的,參與密謀之人如果想要出賣同伴洗脫自己,那告發的時間自然是越快越好,拖延的時間越久,說明你本身猶疑不決,對朝廷的忠誠不夠,更不要說有人比你更早出首了。如果是一個尋常的庸人還有可能會猶豫不決,而像王文佐這等歷經生死之人要麼立刻出首,要麼就永遠不會再提,絕不會首鼠兩端。

    “二弟,你去取些酒來!今晚我要和駱兄喝幾杯!”李敬業笑道,原來那青衣文士便是後世著名的詩人駱賓王,字觀光,此人出身寒微,少有才名,雖然很早就入仕,但仕途卻很蹉跎,年過四十還只是個長安縣主薄,這讓他對現狀頗為不滿,後逐漸被吸引進了李敬業為核心的小集團,獲得了李敬業的信任,在集團中擔任智囊的角色。

    “駱兄!”李敬業給駱賓王倒了一杯酒,問道:“今日王文佐嚴詞拒絕,你覺得他心中到底是怎麼想的!”

    “呵呵!”駱賓王笑著喝了口酒:“李兄,其實你方才說那些話有些早了!”

    “早了?你是什麼意思?”

    “就是時機還沒到的意思!”駱賓王指了指自己的酒杯:“好的計謀就像酒一樣,需要時間的醞釀,若是時間還沒到,味道就不對!”

    “為何這麼說?”李敬業看著駱賓王的眼睛:“他眼下掌握著東宮之兵,還有權整飭關中府兵,這種機會可不容易,指不定哪天就會換人!”

    “李兄,你還是那麼一廂情願呀!”駱賓王笑道:“你不能只顧著自己想,卻不管王文佐。不錯,王文佐手頭有兵,這是起事的大好機會,但你有沒有想過,他現在手握大權,太子又信任他,起事若是成功與他又有什麼更多的好處?這才是最要緊的!”

    “太子若是登基為帝,對他不就是最大的好處?”李敬業問道。

    “他什麼都不做,太子將來也能登基為帝,那時他照樣榮華富貴,何苦現在冒那麼大的風險?”駱賓王笑道:“再說了,如果真的如你所說的起事,太子還真未必能坐穩帝位,就算能坐穩帝位,太子也多半不能像如今上那般行事無所顧忌!”

    李敬業聽到這裡,臉色微變,半響之後方才點了點頭。駱賓王作為他的謀主,對於他心中的謀畫可謂是知根知底。雖然李敬業對王文佐說的起事是要扶太子提前登基,讓李治去後宮去當太上皇,但太子未必會領這個人情。畢竟此時李治夫妻和太子的關係都很不錯,太子的幾個兄弟年紀還小,太子也被給予了監國之權,冒險搞軍事政變提前登基對於太子來說沒啥好處而風險巨大。即便政變成功了,太子登基之後多半不但不會兌現賞格,反而會視這些“功臣”們為野心家和麻煩製造者,尋機幹掉。

    這個道理當然李敬業和駱賓王都很清楚,所以太子登基實際上對於他們並不是最優的選擇,對於他們來說,最好的情況是先利用太子當大旗發動政變,迫使李治夫妻退位,然後再讓太子死掉,換一個更好利用的李唐宗室來當自己的傀儡。當然,這肯定是不能直接和王文佐說的,對於駱賓王這種東南寒族士人來說,混亂就是上升的階梯;而對李敬業這種勳貴子弟來說,李治、武后這對夫妻搞的高度集中專制皇權,就是最大的敵人,所以對於他們兩人來說,迫使李治夫婦退位的軍事政變只是開始,後面的還遠遠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