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一百二十五章 退卻



 “三十年時間很長嗎?”金庾信笑道:“當初我和你父親在花郎隊中的情景還宛如昨日呢!”

 “是呀!”金法敏笑道:“在您眼裡這一切的確恍若昨日,但這世上又有幾人能與庾信公一樣?”

 “陛下,您看我這院子裡的橘樹,結的果子多麼甘美!”金庾信笑道:“可是當初種植橘樹的人早就不在人世了,他能吃到橘子嗎?”

 “不能!”金法敏搖了搖頭,他已經明白金庾信話中有話,他思忖了片刻後問道:“庾信公是讓我有耐心一點?”

 “不錯!陛下您能明白這個道理就好!”金庾信笑道:“當初我和你父親在花郎隊的時候,百濟與高句麗已經結盟,倭國一向與百濟交好,外敵強盛,而國內是善德女王在位,她雖然寬厚聰敏,但畢竟是個女子。國中有人主張與唐人聯盟對付高句麗,以報大仇,但唐人剛剛擺脫戰亂,國內空乏,又顧忌前代三次徵遼不勝,導致天下大亂的教訓,所以對攻打高句麗並不積極。在這等局面下,如果我和你父不能忍耐,等待時機,新羅如何能有今日?如今形勢雖然百倍勝於當初,但唐人的實力也遠勝高句麗和百濟,若是不能潛心忍志,待機而動,高句麗人和百濟人便是我們的前車之鑑!”

 “庾信公說的是,小子受教了!”金法敏點了點頭:“您的意思是我要繼續等待?”

 “不錯,眼下遼東亂局已現,唐人在大非川之敗後,疲態畢露。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唐人乃當世大國,若是我們冒然行事,當了出頭椽子,真正惹惱了唐人,我們還是會空歡喜一場!”

 “您的意思是——?”金法敏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還不明白嗎?”金庾信笑道:“月滿則虧,水盈則溢,這是世間的道理,唐人也不例外。唐人在大非川敗給吐蕃之後,便是月滿水盈,肯定是要在遼東後退的,但讓出來的地盤卻未必是新羅的!”

 “不是我們的,那還能有誰?”金法敏急道。

 “這就不知道了!”金庾信笑道:“說到底,唐失其鹿,群雄共逐之。最後誰能追到鹿,除了看跑得快,跳得高,很大程度上還要看唐人願意給誰!”

 金法敏聽到這裡,已經完全明白了金庾信的意思。經過從太宗到高宗前期近四十年時間的軍事擴張,唐帝國的控制範圍達到了某個極限,大非川之敗是這個極限的結果而非原因。既然如此,適當的收縮或者說退卻就是帝國統治者必然的選擇了。

 但正如蘇聯偉大的統帥伊凡·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在維亞茲馬——布良斯克包圍戰後面對三人委員會的詰問時為自己辯解的:“退卻是最複雜的戰鬥形勢”。退卻玩成崩潰,最後搞成多米諾骨牌,一發不可收拾的例子歷史上也是屢見不鮮。所以唐人在確認必須要從遼東收縮,放棄一部分自己能力之外疆域之後,就要面對一個問題——將自己退出的這片土地交給誰,或者說允許誰佔據這片土地?這裡面就大有學問了,由於陸上絲綢之路的存在和本身政治中心位於關中,唐帝國的軍事力量其實是“西傾”的,而吐蕃的興起更加劇了這一點。

 所以對唐人來說,最好的選擇是一個足以確保遼東平靖,但又不足夠強大,承擔屏障的藩屬,這樣帝國才能在適當的後退後抽出足夠的軍事力量與吐蕃進行戰爭,同時確保河北的安定。所以金庾信和乞四比羽不謀而合的做出了同樣的選擇——一面暗中把遼東的水攪渾,增大唐在遼東的統治成本,迫使其早日收縮;另一面卻堅決劃清自己和叛軍的界限,決不和大唐撕破臉,堅守藩屬的本分,必要時甚至可以出兵幫助唐人消滅叛軍,當不得已和唐人發生軍事衝突時,也適可而止,表明自己的野心僅限於遼東的某一部分,絕不會影響到河北。簡而言之,金庾信從頭到尾都是在向大唐天子表示:我們新羅人才是大唐最好的守邊人,只要您把遼東交給我們,我們一定會把那些契丹人、靺鞨人等亂七八糟的野人都看的好好的,您就可以高枕無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