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


  可以這麼說,太宗和高宗中前期的唐軍和玄宗時期的唐軍雖然打著同樣的旗幟,但卻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支軍隊。前者是一支“國家的軍隊”,士兵的主體是由唐朝北方農戶的中層和上層,他們戰事當兵,平時務農,主要收入並非來自於軍餉,而是參軍後家庭得到的免役免稅優待以及勳官勳田賞賜,並沒有脫離當時的社會組織;而後者雖然名義上也是隸屬於唐王朝的,但士兵的來源就十分複雜了,有失地漢族農民,有少數民族僱傭兵,有破落的貴族官僚子弟,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軍餉和戰利品,只要加入軍隊之後,便脫離了原有的社會組織,加入了軍隊這個封閉性的社會集團。

  而之所以從高宗中後期到玄宗之間帝國軍事力量的短暫低谷就是因為正好處於兩種軍隊轉變的過程,而王文佐的成功很大意義上是因為他主動的迎合了這種轉變,走到了時代的前列。他的麾下的士兵來自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唯一能將他們聯繫起來就是對勝利和財富的渴望。而王文佐滿足了士兵們的要求,這些士兵們才能夠忍受各種艱苦,離開家鄉前往萬里之外,戰勝數量遠遠超過自己的敵人,而這些是原有的府兵制度無法做到的。而代價就是這支軍隊已經不再對帝國惟命是從,它就像一個剛剛爬出蛋的雛龍,睜大了懵懂的眼睛,尋找自己的未來。

  “什麼都不做也不可能,畢竟我現在麾下的將士們不少本就是倭國人,金山銀山銅礦糖莊也都在倭國!”王文佐沉吟了好一會兒:“這樣吧,文宗你去一趟揚州,在當地募集一千人,乘船返回琉球!”

  “一千人就夠了?”曹文宗驚訝的問道。

  “足夠了!”王文佐笑道:“記住了,每人要準備一身錦袍,人人都要挑選高大漢子,不能低於七尺,旗幟甲仗兵器要好,光鮮亮麗,讓倭人一看就要感嘆上國天兵的威風!明白嗎?”

  “這,這——”曹文宗愣住了:“明公,雖說個子高一般便力大,可畢竟要上陣廝殺也不是全憑氣力的,為何還一定要一身錦袍?這價錢可不便宜,又不是侍衛朱雀門的禁軍,光好看又有什麼用?”

  “文宗,你還是不明白呀!”王文佐笑道:“倭國那邊眼下缺的不是兵,而是人心,是大勢,懂嗎?”

  “人心?大勢?”曹文宗一臉的茫然。

  “嗯!俗話說可以馬上得天下,不可馬上治天下!”王文佐笑道:“我討平倭國之後,把近畿的大部分莊田和金銀礦、銅山自佔,而將邊遠領國茅封給為我效力的勇武之士,換取他們的忠心。但是這些武勇之士多半出身草莽,沒有高貴的血統,也沒有世代累積的家臣為他們出謀劃策,很多人都是憑一己之力驟起之士,所以他們對邊緣地區的統治一般都不怎麼樣,結果就是三天兩頭髮生叛亂,但倭國各地發生反叛其實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都在我的意料之中。畢竟倭國的近畿地區戶口密度要超過其他地區,只要藤原不比和賀拔雍他們別把近畿地區搞出亂子,就能調配各地的力量將其逐一鎮壓下去,無需我從其他地方給他們調援兵!”

  曹文宗跟隨王文佐日久,也早已習慣了對方的說話方式,聽出了弦外之音:“那麼說這次不一樣?”

  “嗯!說到底,藤原不比他們對付叛亂的辦法就是東邊發生叛亂,就從西邊徵調武士和兵糧去征討,平定之後將叛亂者的土地、財產、部民重新分配一次,懲治搞出亂子的蠢貨,沒收他們的土地,獎賞有功之人。這樣一來有兩個好處:首先可以把當初憑藉軍功獲得封地,卻連當老爺都不會當的蠢貨給剔除出去,用有能之輩替換;其二主持分配領地,發佈恩賞可以增加我那孩兒在武士之中的威望。但如果東西南北一起出現叛亂,那藤原不比和賀拔雍他們就應付不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