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三十一章 保守



 ..

 "若是如此的話,那平壤城只剩下一座空城!"契苾何力道:"那未來的安東都護府的治所恐怕不能設在這裡了?"籫

 "這倒是!"薛仁貴點了點頭:"今新得高句麗,民情未附,若不以重兵鎮守,必生亂事。可若如大總管所說的,沒有工匠吏民、商賈富戶,大軍也呆不長久?"

 雖然史書上通常將百濟、新羅、高句麗三國並稱,似乎三者是等量齊觀的三個國家。但實際上當時高句麗統轄範圍東部瀕臨日本海;南部抵達漢江流域;西北跨過遼水;北部到輝發河、第二松花江流域;實際上囊括了今天我國遼寧省大部、吉林省一部以及北朝鮮的廣袤土地,其領土面積遠遠超過百濟和新羅的總和。

 更重要的是,相比起新羅和百濟,高句麗是一個更大"發展可能性"的國家。新羅和百濟如果想要擴張,他們只能在相互吞噬和向北進攻中選擇,而高句麗就不同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可以選擇向西、南、東三個方向擴張,當某個方向遇到強敵受挫時,他們可以改換方向,取償於另一個方向。八百年的擴張形成了一個以高句麗五部為核心,靺鞨、漢人以及許多其他民族組成的海東大國。那大唐現在要如何統轄這個國家呢?

 雖然朝廷還沒下明詔,但如李績、契苾何力這樣的唐軍高層已經大概知道未來的政治架構——即設置安東都護府,將高句麗故地劃分為若干都督府,州、縣,以當地親附大唐的有力首領為地方官員,然後用得力幹練的武將統領重兵鎮守。高句麗故地地理狀況複雜,民心未附,氣候寒冷,冬季漫長,春季土地泥濘,不適宜大規模軍隊運動。所以安東都護府治所的設置除了考慮經濟政治之外,還要更多的考慮軍事的需要。

 見契苾何力和薛仁貴都不贊同自己的主張,李績的目光轉到了高侃身上,高侃並沒有立刻表態,他的目光停留在地圖上,過了好一會兒才道:"若是不在平壤,那就只有新城(撫順)或者襄平(今遼寧省遼陽)了,新城有鐵,城郭都現成的。襄平是故遼東郡的治所,雖然城郭破敗,但瀕臨遼水,旁邊土地肥沃易於開墾,只要稍加整治,便有一番局面,還有襄平距離營州更近,突騎旦夕便至,這也是一樁好處!"

 "那文佐呢?"

 被李績最後問道,王文佐早已有了腹案,他並不在乎自己的回答會有什麼結果,有些話該說的時候不說,就會遺禍無窮。籫

 "末將以為,若是舍平壤不守,不出二十年,易水河畔朝夕可聞胡笳、吾輩之心血將付諸東流!"

 高侃臉色微變,趕忙呵斥道:"王都督慎言!"而契苾何力和薛仁貴雖然未曾說話,但面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那文佐以為當如何呢?"李績問道。

 "先召回金仁問,再以新羅首鼠兩端,暗中與高句麗人勾結為由,申討其王金法敏,請以金仁問代之。彼若不從,則以高句麗之兵為前驅,我大軍為後繼,張我中華一臂,免子孫之患!"

 王文佐的話是如此的直白露骨,屋內的大多數人都倒吸了一口氣。數十支火把將牆壁上的銅臺座照得熠熠發亮,宛若白晝,王文佐目光瞟過四周,如果依照李績的做法,只怕這些精緻的銅臺座也會被當做戰利品帶走,只會留下一片殘垣斷壁。

 李績看著王文佐,很難從他那彷彿枯樹一般的臉上看出什麼,他站起身來,走到地圖旁,看了半響,最後走到王文佐身旁,用只有兩人能夠聽清楚的聲音道:"也許你說的對,放棄這裡,二十年後易水河畔朝夕可聞胡笳;但如果照你說的去做,可能會有更大的危險,兩害相權取其輕,我只能選擇後面那個!"

 李績的聲音雖小,但在王文佐耳中卻宛若驚雷,他本能的抬起頭,老人渾濁的眸子凝視著自己,就好像暮年的雄獅,其威勢依舊讓人()

 第三十一章 保守免費...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