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七章 援兵

    “這——”聽到這裡,曹文宗不禁倒吸了口涼氣:“這步射也還罷了,騎射著實不易呀,若是尋常人,只怕一箭都射不中也不奇怪!”

    “那是自然,中大兄這些天肯定也沒閒著,若論步卒多少,我肯定不如他多,不過從百濟交手的經驗看,倭人並不善用騎隊,兩軍之勝負關鍵就在騎兵上!”

    “明公這麼說,自然是不錯的!”曹文宗笑道:“只是以屬下所見,倭人的馬著實一般,若是是用來衝陣,恐怕不成!”

    正如曹文宗所說的,大和王朝作為一個渡來人建立的國家,雖然沒少花力氣從朝鮮半島運來馬匹來改善戰馬的水準,但結果只能說差強人意,倭人軍中馬匹普遍要比唐軍的戰馬肩高矮兩到三個手掌,這個差距在戰陣對沖時可就是關乎生死的差距了。為此,王文佐也是煞費苦心:“是呀,所以我打算用倭人當騎射手,迴旋夾射破之!”說話間,他便跳下回廊,拔出佩刀在地上一邊畫一邊解說起來。

    由於李唐先祖出身於武川,對於騎兵的運用十分重視,在歷次內外戰爭中,唐軍的騎兵都承擔了主要的攻擊任務,大體來說,步卒作為本陣中堅,護衛輜重,為騎兵的突擊間隙提供相應的保護,並配合騎兵的攻擊,而騎兵則擔任斥候、突陣、迂迴、側擊、驅逐敵軍騎兵等任務。在這種軍事體系下成長起來的王文佐,當然也習慣於先用蠍子、投石機、弓箭手等火力打擊敵人陣線上的薄弱點,然後用騎兵撕裂缺口,最後再夾擊或者側擊敵軍本陣,奪取勝利。

    但眼下他手中並無強大的騎兵部隊,即便百濟的援兵趕到,手頭的唐軍騎兵也不會超過三百騎,而中大兄的兵力應該不會少於三萬人(在這段時間他應該還能從控制的領國獲取援兵),在如此大規模的會戰中,區區三百騎能起到的作用實在是太小了。所以王文佐只能想盡辦法來那些前來投靠的倭人豪強中選拔騎射手來加強自己的騎兵,好實現自己的戰術設想:選擇敵陣的薄弱地帶,先用甲騎作衝突敵陣狀,敵軍自然會將弓手撤走,換上排成密集橫隊的矛手抵抗,然後騎射手便橫掠敵陣,射殺毫無遮攔的敵軍步卒,待敵陣鬆動後,甲騎隨後破陣。

    “原來如此!”曹文宗笑道:“我道明公為何要這麼測試騎射,馬上六鬥弓,卻射這麼近的靶子,快馬之下還連射四個靶子,原來是有這等妙處!”

    “倭人軍中少有強弩,所以騎射手便可逼近,用大弓重矢,射要害,中者輒斃,如此一來,只需兩三輪,敵陣自然解體!再用鐵騎衝之,必可破敵!”

    王文佐這次選用的其實就是後世西方的手槍騎兵半迴旋戰術,這種戰術主要用於應對當時的長槍方陣,只不過將簧輪手槍換成了騎弓。他之所以測試騎射手時將草人靶子放在十步的距離,就是為了讓騎射手近距離射擊——這樣才能確保足夠的殺傷力,給敵軍步兵足夠的威懾,為後面的騎兵打開缺口。

    “屬下明白了!”曹文宗點了點頭。

    “這種射法倭人應該還不習慣,你可以先讓應募的倭人多試試,免得到了那天沒幾個能過關,臉面上就太不好看了!”

    “是!”

    ————————————————————

    海風吹拂,海船滑過陸岬,駛入海灣。

    物部守熊來到站在船首的守君大石身旁,前方隱約可以看到冬日荒蕪的海岸,上方是荒草遍佈的山嶺,白色的花崗岩山體從地底冒出來,彷彿巨大的白色城牆。

    “馬上就要到難波津了!”物部守熊回憶道:“當初我們就是在那兒上船的,葛城說要仿效神功皇后,擊敗新羅人,奪回任那四郡,出兵半島,恢復百濟!大家一起高呼‘萬歲’‘萬歲’!”

    “然後呢!”守君大石露出一絲嘲諷的笑容。

    “然後?”物部守熊露出一絲苦笑:“一個敗仗接著一個敗仗,最後輸了個底朝天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