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一百三十八章 錦之御旗

    “那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王文佐笑道。

    “你昨晚對我有救命大恩,這點又算得什麼?”琦玉皇女笑道:“若你替我平定了逆賊,千乘之國亦可並肩而治,這點又算什麼?”

    琦玉皇女這番話倒是有來由的,她口中的千乘之國從字面意思理解便是有能力出動一千乘兵車的國家,但這句話在古代東亞的文化背景之下,就有特殊的含義了。自從武王伐紂,建立周王朝之後,便一直施行親親尊尊的宗法制度,即一個封建統治者能夠佔據多少土地,擁有多少人民,城池有多大,多少軍隊,是由他的爵位,即與天子的親緣關係決定的。

    在西周早期,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而一軍一萬兩千五百人,按照一乘兵車75人算的話,大概一軍也就兩百乘兵車上下。天子大概也就一千多乘兵車上下,大國也就五六百乘。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繁盛,到了春秋中前時期,像齊、秦、魯、晉、楚這樣的大國也有千乘的實力,到了春秋後期,甚至魯、宋、鄭這樣的中等強國也有千乘的實力,可以自稱千乘之國,像晉、楚這樣的霸主甚至可以擁有三千乘、五千乘的實力,被稱為萬乘之國也名副其實了。

    所以在古代中國的語境裡,千乘之國一般是代指齊秦晉楚這樣的方伯,即擁有強大實力能代替天子征討一方藩屬的諸侯國(國家的內地是不可能出現千乘之國的)。琦玉皇女這句話,既有向王文佐示好,又有表明自己想要稱為大唐帝國在東北亞地區的方伯,替其征討高句麗、新羅等藩屬的忠心。

    “皇女的忠心,外臣會代您稟告天子的!”王文佐笑道:“不過眼下中大兄皇子生死未明,都城也尚未安靖,不知皇女有何打算?”

    “自然是先傳檄各郡國,徵發丁壯呀!”

    “這個自然要緊,不過如果昨晚扶余豐璋事成,把你我殺了個乾乾淨淨,而中大兄皇子還活著,您覺得他會怎麼做?”

    “多半會先登基,然後傳檄各國討逆!”

    “嗯,我也是這麼覺得,所以我覺得您現在第一步應該做的也是登基,名正才能言順呀!”

    王文佐的最後一句話打動了琦玉皇女,她點了點頭:“您說得對,我立刻準備登基的事情!”

    近江國,國司衙門。

    國司衙門門口的大院鏗鏘作響,一片混亂,人們站在牛車上,把一桶桶米酒,一袋袋幹谷,以及一捆捆新上羽毛的箭往上搬。鐵匠們則忙著鍛打灼熱的鋼鐵,將鎖子甲上的破損處修補,並給戰馬和載貨的騾子上蹄鐵。女人們則忙亂的縫補毯子、斗篷、縫製草鞋。在外牆外,大小帳篷紛紛拆除,士兵們提起水桶,將篝火澆滅,老兵們則取出磨石,在上陣之前最後一次仔細磨刀。馬匹嘶鳴喘息,軍官發號施令,士兵互相咒罵,噪音如同潮汐高漲,達到頂點。

    “周圍幾個郡的丁壯都到了嗎?”中大兄皇子一邊舉起雙手,好讓侍從給自己束緊腰帶,一邊問道。

    “最快的說還要三天時間!”中臣鐮足道:“現在趕到的只有相鄰幾個郡的!”

    “太慢了,讓他們快一些,最晚明天天黑前就必須趕到!”

    “是,我立刻派人催促!”中臣鐮足答道。

    “那軍糧呢?”

    “這個倒還好說,國司的庫房裡有四千石米,附近幾個豪族也送來了兩千石!”

    “很好!把出兵的時間調整為明天中午,如果那時候還沒趕到的人就不等了,讓他們沿路追上來!”

    “明天中午?”中臣鐮足吃了一驚:“這,這未免太急了吧?現在國司只有三千人左右,這麼點兵力恐怕不夠吧?”

    “中臣卿,只要舉起大旗,忠臣義士們就會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的!”中大兄皇子笑道:“這個時候所有的英雄豪傑都在翹首以盼,等待著大義的旗幟,誰先打起大旗,誰的旗幟更高,就能募集到更多的軍隊。躲在國司衙門裡是不會有人知道你的!明天中午就出發,把我的錦之御旗高高舉起,讓沿途的每一個人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