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一百一十四章 收益

    “不敢!”王文佐從袖中取出一物,雙手遞上。劉仁願伸手接過一看:“房契?還是長安城裡的,你哪來的?”

    “一個朋友送的!”王文佐笑道:“房子不大,但也夠一家人住了。劉公您此番回去,長安城裡若是沒有一個落腳的地方有些不方便,還請收下!”

    “這怎麼可以!”劉仁願當然知道這份禮物的分量,趕忙推辭:“長安城裡的宅子可不便宜,靠你的那點俸祿恐怕要二三十年吧?這麼重的禮物我怎麼收?”

    “這份禮是不薄,可也及不上劉公待我大恩呀!”王文佐笑道:“再說我這次來百濟,鬼才知道多少年後才能回京師,我又沒有家眷,那宅子也只能空著,劉公你拿去住至少還能替我整治整治,免得長時間沒人住失火燒了!”

    “這宅子是你朋友送你的,你卻轉手送給我,你那朋友恐怕不會高興吧?”

    “這宅邸他既然送了我,那就是我的東西,怎麼處置都由我願意,他又有什麼不高興的!”王文佐硬把房契塞進劉仁願手中:“劉公,你就別管這麼多了,收下便是,就算自己不住,有貼心的後輩去長安遊學時也可以住嘛!”

    王文佐最後一句話戳中了劉仁願的心事,以他此時的年紀,又遇上讖語這事,這輩子就基本到頭了,心中唯一在意的就是兒孫輩了。當時唐帝國已經開始由武功向文治發展,即便是尚武之風極盛的關隴士族,也開始出現大批折節讀書,希求出仕的年輕人,而當時的科舉制度還沒有後世健全,通過遊學獲得貴人們的青睞,然後舉薦入仕是諸多年輕士子渴望的出路,因此長安彙集了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士子,這些士子們中絕大部分都不得不到處租賃房屋,有的甚至寄居在寺廟中。如果劉仁願能夠在長安城內有一棟自家的宅院,等於是一套優質學區房,那劉家的後輩子孫無疑是贏在了起跑線上,只憑這一點,劉仁願就捨不得斷然拒絕王文佐的饋贈。

    “既然如此,老朽就不和三郎你客氣了!”劉仁願有些感慨的將房契收好,苦笑道:“這可承了三郎你好大一個人情,老朽這輩子是還不了了,只能盼望後輩兒孫用功些,好還三郎你的人情!”

    “劉公何出此言,若無劉公,我也無法執掌熊津都督府嘛!”

    “這是天子慧眼識英才!”劉仁願笑道:“對了,我還有一件事情想要託付給三郎,還請三郎應允!”

    “何事?”

    “是這麼回事,你還記得當初平定扶余豐璋之亂後,我曾經想要立一座記功碑,將我等之功績勒石為記,永垂後世。可惜我一直拖拖拉拉的,到現在還就建了個塔基,石碑還沒有動工,朝廷召我回去,只有託付三郎了!”

    “這個好說!”王文佐聞言笑道:“劉公請放心,我一定把這座石碑建的漂漂亮亮,讓後世永不忘劉公的功績!”

    見王文佐答應的如此痛快,劉仁願心頭大暢:“現在想來,朝廷此番以你代我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畢竟我總是要回去的,總比到時派一個不曉得邊事的人來替我要強。百濟眼下的形勢看起來雖然平靖,實際上卻是危機四伏,一不小心就會前功盡棄,有你替我,我回去也安心!”說到這裡,劉仁願眼角已經微微溼潤。

    王文佐見狀,也猜出了幾分劉仁願的心思,歷史上劉仁願所建立的那座記功碑歷經千餘年時光的洗刷幸運的保留了下來,這座石碑位於今天朝鮮忠原南道扶餘縣,成為了印證唐軍將士在朝鮮半島輝煌武功的鐵證。但他所建立的功業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僅僅在公元670年,新羅人就從唐人手中奪取了百濟故地,很可能當時劉仁願還在人世,親眼目睹著自己畢生最大的成就就如此化為泡影,這種感覺很難用語言描述。

    若想真正瞭解新羅人的勝利,就必須把目光投向一個更廣袤的範圍。公元668年9月,唐軍攻陷平壤,高句麗作為一個國家不復存在,這也宣佈了唐——新羅聯盟的告一段落。唐軍在勝利之後,將高句麗貴族和數十萬百姓強自遷入內地,分散安置。而這立刻激起了激烈的反抗,而新羅人則一面奪取百濟故地,一面派兵支持高句麗餘黨的反抗,企圖將唐軍從朝鮮半島排擠出去。而與此同時,西北的吐蕃入殘羈縻十八州,率于闐取龜茲拔換城,於是安西四鎮並廢,唐不得不在朝鮮半島採取守勢,而不久之後的大非川之敗更是打破了大唐帝國不可戰勝的神話,這也為後來唐與新羅的多年博弈奠定了基礎——經過多年的衝突後,雙方以大同江為疆界劃分各自的勢力範圍:唐得以保留遼東和朝鮮半島北部,而新羅佔據朝鮮半島的大部分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