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五十四章 真實的歷史1


  “不錯,其他人都被扣留了,也不知道他們現在怎麼樣了!”定惠道。

  “那好,那你們就去探訪一下舊友,把眼下的形勢和他們說一下,若是有願意為我效力的便告訴我!”

  “您可以幫他們出來?”定惠又驚又喜。

  “不錯!”

  “那太好了!”伊吉連博德也是滿臉喜色:“這種事越快越好,那我們待會就去!”

  “王司馬!”定惠和伊吉連博德剛出門,黑齒常之便道:“人心難測,倭人使團中什麼人都有,他們這一去,會不會不分青紅皂白,把所有使團的人都放出來呢?”

  “嗯,仗已經打完了,既然要和議,那大唐也應該表現出一點誠意,他們本來就是使者,放出來也是應有之義!”王文佐笑道:“一個順水人情,為何不做?”

  “這倒也是,下屬愚鈍,倒是沒有想到!”

  “無妨,常之你是忠直之人,非定惠他們兩個能比的,我心裡清楚!”王文佐拍了拍黑齒常之的肩膀:“我豈不知倭人狡詐多變,我不過是權且用之,你無需擔心!”

  “屬下明白了!”

  王文佐當然知道定惠與伊吉連博德為自己效力多半是為形勢所迫,讓他們去見使團舊友,多半就會藉機將其全部釋放,但這本就在他預料之中。白江口之戰後,倭國與唐的關係處於一種非常微妙的狀態,獲勝的大唐由於高句麗和新羅的存在,並無乘勝追擊,直搗巢穴的打算,希望能夠儘快結束敵對狀態;而失敗一方的倭國,即擔心唐軍的報復性入侵,又有戰爭失敗引發的內部各種矛盾,不知當是戰是和。

  在歷史上,這一狀態並沒有持續多久,按照日本史書《善鄰國寶記》的記載:“天智天皇三(664)年四月,大唐客來朝。大使朝散大夫上柱國郭務悰等卅人、百濟佐平禰軍等百餘人到對馬島。遣大山中采女造信侶、僧智弁等來,喚客於別館。於是智弁問曰:‘有表書並獻物以不?’使人答曰:‘有將軍牒書一函並獻物。’乃授牒書一函於智弁等而奉上,但獻物檢看而不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