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兩百零四章 蝦夷


  “不像是百濟人!也不像是倭人!”王文佐皺起了眉頭,心中暗想倒有些像是後世的歐洲人。

  “應該是倭島上的蠻子!”賀拔雍道:“我平日裡聽那些倭人俘虜說過,在他們居住的大島上有許多蠻子,時常來搶掠他們的村莊。他們的大王也時常出兵征討那些蠻子,有些蠻子首領被打敗後就向他們大王稱臣!”

  “有可能!”王文佐一拍腦袋:“那個定惠和尚不是也在軍中嗎?快把他叫過來看看不就都清楚了!”

  ————————————————————

  “不錯,此人便是蝦夷人,居住在東方之地,他所使用的弓矢便是貴國古書中的貂弓楛矢,最是厲害不過!”定惠查看了屍體和箭矢後,用十分肯定的語氣答道。

  “蝦夷人怎麼會跑到百濟來了?”賀拔雍的臉色有些不善:“他們不是你們倭人的仇敵嗎?”

  定惠似乎沒有感覺到賀拔雍隱藏的惡意:“賀拔校尉有所不知!蝦夷人分為百餘部,互不統屬,以強者為尊,其中有些已經臣服於我大和國的,也有是我國仇敵的。安培比羅夫將軍對蝦夷人屢戰屢勝,在蝦夷人中威望深重,這次出兵他是主將,想必麾下有不少蝦夷人!”

  “被打敗了就跟著出來賣命,這些蝦夷人也不像你說的那麼堅忍不屈嘛!”賀拔雍冷笑道。

  “賀拔校尉有所不知,安培比羅夫將軍與其他人不同,其母親本就是一位蝦夷貴酋之女,本就有蝦夷人的血脈,所以蝦夷人視其為自家人,所以才願意跟隨其征戰,若是換了其他人,即便是臣服於我國的蝦夷人,也不會隨之出征的!”

  “原來如此,這倒也難怪!這麼說來,那位安培比羅夫在貴國也是名將了?”王文佐點了點頭,(韋伯這裡多說一句,其實類似的情況在中華文明的早期是很常見的,比如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其母狐姬便是來自戎族,他自己逃亡途中也曾經娶了母國翟國(即狄國)的女兒。晉文公回國繼位之後,就很好的處理了晉國與戎狄的關係,許多戎狄成為了晉軍的盟軍,為晉國的稱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究其原因,當時去母系社會還不遠,舅家的關係遠比後世緊密,比如漢代外戚和天子本人的後代是宗室,列入宗廟之中,但天子的親兄弟各自在封地建宗,從法理來說另立一枝,對於天子來說反倒是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