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一章 府兵


  府兵制是所有搞西魏北周隋唐史研究都繞不開的課題,日本京都學派著名史學家谷川道雄乾脆提出了府兵制國家論:即西魏——北周——隋唐這一系列發源於關隴地區的王朝本身就是由府兵集團建立的,即在鄉里有影響力的地方豪右通過將自己的武裝力量直屬於天子來打碎舊的階層壁壘,博取自身上升通道。

  通常認為,西魏大統九年(公元543年)宇文泰在邙山之戰後損失慘重,開始在各州建立鄉帥募兵是府兵制的開始,當時承擔募兵任務的是深受宇文泰信任,並在關隴頗有威望的著姓:比如蘇椿、韋瑱、郭彥等人,但是真正帶領鄉兵加入西魏一方的是比他們聲望、地位更低的豪右階層,這些豪右們沿著府兵別將——統軍——軍主——大都督——帥都督——都督——開府儀同——大將軍——柱國的序列積功升遷。

  來護兒、張定和、樊子蓋等人便是他們的傑出代表,從而打破了自魏晉以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同時也支持了關隴系王朝的統一戰爭。而當時的官階也證明了這一點,依照唐代官制,一州折衝府折衝校尉麾下不過千餘人馬,但卻是四品官,與一州刺史平級。

  而府兵制的崩壞被認為是隨著府兵經濟和政治地位不斷下降,府戶開始不斷逃亡,士氣低落,能夠徵募到的兵額越來越少,最後到玄宗年間已經無兵可徵,只能以募兵代替。但身處軍中的王文佐卻看到了一個更殘酷的現實——府戶丁壯死的太多了,超出了承擔兵役階層的承受能力。按照唐府兵制的要求,士兵必須自行承擔軍資、衣裝、輕武器和馱畜,能夠承擔兵役的只有佔總人口少數的豪右和富裕農戶。biqiku.net

  雖說唐太宗、高宗年間唐軍的對外戰爭勝多敗少,但架不住大唐三面開花,六詔、吐蕃、吐谷渾、東突厥、西突厥、鐵勒、契丹、回鶻、薛延陀、高句麗、百濟等國都是大唐的敵人,從貞觀四年(630年)征討突厥算起,三十年來幾乎無歲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