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三章 脆敗


  猛烈地海風讓崔弘度的聲音有些飄忽不定,王文佐穿過甲板,拍打士兵們的肩膀,不時停下腳步,叫出某個人的名字,開個玩笑或者說兩句勉勵的話,直到甲板的另外一端,他停住腳步,用自己最大的嗓門喊道:“喔、喔、萬勝!”

  “喔,喔,萬勝!”

  一開始是隻有幾個零零星星的士兵,但很快甲板上便被戰歌聲充滿了,緊接著其他船上也升起了戰歌聲,有節奏的歌聲趕走了怯懦,將勇氣與力量塞入每一個人的身體,懦夫變為勇士。

  嗚嗚嗚嗚嗚嗚!

  連綿的號角聲掃過海面,倭人的快船鼓點越來越快,划槳的速度隨即跟上,木葉在水面翻飛,嗨喲——噗咻,嗨喲——噗咻,嗨喲——噗咻。甲板上,打著赤腳的先登們以大刀拍打盾牌,弓箭手則飛快搭好弓弦,從腰上的箭袋裡抽出羽箭。隨著雙方的靠近,對面的船影越來越大,波浪起伏,敵人船首上鏽跡斑斑的鋼鐵衝角不時露出海面,只要避開衝角的撞擊,靠上敵船開始圍攻,就勝券在握……

  一陣搖曳的火鳥從唐軍的船隊飛出,這是燃燒的投矛——矛杆用浸透了松脂的松木製作,拖著長長的火尾向倭人船隊飛來。海水吞噬了大半飛鳥,也有幾隻在船艦的甲板上著陸,炸開,散射火花。甲板上亂作一團,物部氏的武士們大聲嘶吼,強迫士兵恢復秩序。但第二波攻擊接踵而至,這次夾雜飛箭,唐人的弓箭手也開始射擊了,一名舵手捂住心臟,箭矢穿胸而過,翻過船舷,落入海底。

  根據後來史書上的記錄,很難確定是誰射出了唐倭初次交鋒的第一擊——參戰的六條船的船長有四位都在家史中說是自己,鑑於這四位後來都高官顯爵青史留名,於是流傳後世的《東國春秋》中竟然在書中這四位的列傳中都依照傳主自述記載,這也後世傳為笑談。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是唐軍而非倭人——原因很簡單,當時的倭人海戰投射武器還十分簡陋,充其量有些火箭、投矛而已,威力與射程都與王文佐船上的連發弩炮無法比擬,唐軍開火的時候,倭人甲板上的弓手還在百步之外,距離有效射程還有數十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