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八十一章 船塢


  “很好,先試工一天吧!”王文佐對一旁的柳平吉道:“要注意給鋸條降溫,防止其過熱,其他人不要湊近,免得發生事故傷人,都記住了嗎?”

  “都記住了,請參軍放心!”柳平吉目不轉睛的盯著自動鋸木機,他完全沒想到自己和父親原本用來鑄造佛像、香爐的手藝,居然還能用在這些機械上,相比起那些或莊嚴、或優雅、或威武的神佛塑像,那些奇怪的齒輪、扳機、連桿似乎要有趣多了,也有用多了。

  王文佐看柳平吉那副魂不守舍的樣子,還是不放心:“桑丘,你派兩個士兵站在鋸木機邊上,除了工人不許有旁人走近,否則一律趕出去!”

  將這邊安排停當了,王文佐趕忙往船塢那邊去了,相比起上頭交給的製造弩炮的任務,其實王文佐更在乎的是造船。

  原因很簡單,弩炮只能用來殺人,而海船能做的可就多了:貿易、捕鯨、劫掠、逃難乃至殖民,不管自己的官職有多高,爵位有多重,也只是人臣,而每個船長在自己的甲板上都是國王。

  “都準備好了嗎?”王文佐沉聲問道。

  “已經好了,您請看!”監工袁飛伸出右手,指向岸邊的船塢。

  百濟人是精於航海的民族,國都也不乏造船的工匠,但他們當時還不懂得在船塢中建造船隻。通常他們在岸邊架起支架,在上面建造船隻,待到船隻建好後,在地面鋪上稀泥,然後用人力將船拖入水中。

  但這有兩個麻煩:1、假如潮水上漲,很可能會把建造到一半的船沖走;2、只能建造平底船,而無法建造太大的尖底海船,否則在拖曳入水時會傾倒,或者陷入稀泥中。

  而船塢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最原始的船塢是一個靠近水邊的深坑,人們在坑中建造船舶,待到船造好後,將靠近水邊的那段土牆拆除,水湧入坑中,船自然漂浮起來,再將其拖入水中即可。

  王文佐建造的這個船塢要先進多了,先在河岸便找一小段凹陷的河岸,然後修建土堤將其與河隔絕,只留下供船隻進出的閘門,最後將內部的水排幹,船塢便造好了,約莫有三十五米長,十二米寬,五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