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夕遙 作品

第七卷馬鳴風蕭蕭,少年正揚刀 第三百九十九章 非常之人,非常之事


其實,蘇凌敢和林不浪偷襲渤海西城門,除了藝高人膽大,而且別無他法之外,更多的原因是蘇凌在賭。

這裡何處?大晉紙面上實力最強的勢力——大將軍沈濟舟的老巢,整個北方除去帝都龍臺最繁華的城池。

若是放在平時,這渤海城也不是任誰攻便可攻的,更不可能像蘇凌如此容易的攻下。

蘇凌能夠憑一己之力,攪動整個渤海西城門,到現在還未被發現,其原因有三:

一者,此乃戰時。按照常理,戰時,各城城門守衛當比平時要多。但渤海城特殊就特殊在此處遠離戰場,屬於大後方的中心位置,正面戰場的戰火。幾乎威脅不到這裡。

舊漳離著渤海實在太遠,且舊漳乃是蕭元徹的地盤,沈濟舟的大軍像一把大閘一般將蕭元徹的大軍阻截在舊漳,所以,蕭元徹不可能也不會威脅道他的心臟腹地城池渤海城。

有人會講,沈濟舟就不怕蕭元徹派輕騎繞道偷襲,直插渤海城麼?說實在的,沈濟舟真就不怕。

為何?所謂輕騎繞道閃擊渤海城,只能是建立在理論基礎上的。一是路途遙遠,輕騎輜重不多,無法支撐到渤海,就是真的有可能支撐到了渤海,到時也是人困馬乏,戰力無幾;二是城高牆厚,防禦堅固。拋開所有的因素,輕騎兵真就一路暢通,兵鋒直抵城下,僅靠輕騎兵攻經營了十數年的渤海城,簡直是吃人說夢;三是,渤海城周遭有山名棠嶺,背後又倚靠渤海,大海一望無際,易守難攻,再加上在渤海城周遭,還有左右兩座衛城,時刻拱衛渤海,一旦渤海有事,左右衛城兵力齊出,三路頓成包圍之勢。

正因以上種種,此次沈濟舟與蕭元徹逐鹿於舊漳城外沃野,才敢舉整個渤海範圍幾乎所有可用之兵,而有恃無恐的留在渤海極少數的兵力,在他看來,渤海安危不足慮,固若金湯,斷無可威脅之兵也。

然而,蘇凌和蕭倉舒兩人秘密進了渤海,又加上李七檀和溫芳華等為臂助,蘇凌為何剛敢深入沈濟舟心臟之地,一賭的便是,沈濟舟精銳兵馬盡出,渤海空虛。

二者,渤海人心不齊,各有算盤。沈濟舟一方的渤海勢力,看起來鐵板一塊,實則各自為營,各自為戰。若在平常,還不會顯露的那麼突出,一到戰時,便如年久失修的大壩,到處漏水,現如今這渤海大壩,千瘡百孔,隨時都有決堤崩塌的危險。

先說上位者沈濟舟,用人當不疑,若疑則不用之。可是他卻犯了個大忌,便是在戰時這個最不該動搖人心之時,疑二人。此二人便是位居兩大要職的攬海閣溫芳華和魍魎司的牽晁。溫芳華尚可不傷元氣,畢竟江湖勢力之於廟堂,影響有限,其根基尚不可動搖。

但牽晁卻不同了,魍魎司是什麼存在?那是與蕭元徹暗影司和錢仲謀紅芍影並稱的大晉三大地下情報暗殺組織。戰爭不僅打的是陣仗,也不僅打的是兵馬多少,輜重是否供應及時,其實,其中的關鍵因素,便是情報和軍情的傳遞、刺探。因為上位者和謀臣們所做的所有軍事決斷和軍事策略部署,很多都來自這些暗處的情報。魍魎司的重要性,就如沈濟舟的一隻眼睛。

雖然現在這隻眼睛多多少少有點紅眼病,那牽晁多多少少的生出些不臣之心。但畢竟未在明面與沈濟舟鬧翻,而且無論魍魎司做什麼事,都還打著尊大將軍的號令這個旗幟,不僅如此,在牽晁被圍竹林之前,魍魎司還在替沈濟舟和前線輸送著機密情報。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上位者沈濟舟即便知道牽晁有野心,他也不能在這關鍵的時刻真就將他拿下,而應該好言慰之,施恩攏之。這樣可保整個戰爭持續期間,沈濟舟的情報連綿不斷。

其實這種做法,歷史上並非沒有,蘇凌上一世古代西漢,劉邦為安韓信之心,封其為王,便是頗通此手段。

若好言安慰那牽晁,許之好處,那牽晁敢不效命乎?待前方戰事既定,沈濟舟迴轉之時,再磨刀霍霍向豬羊,到時牽晁只能任他擺佈。

可嘆,沈濟舟並未如此行事,用了下策,在戰爭最緊張時,授那淳庸密令,要他將溫芳華和牽晁所有的勢力剿滅,這無異於自斷一臂,將溫、牽二人向蘇凌的陣營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