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720章 中南亞之戰(一)(第2頁)

  當印度總督接到唐寧街的命令後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地步。印度總督當然要聽從英國內閣的命令,但是作為直接管理印度的政府領導人,印度總督很清楚印度社會內部的激烈矛盾。在這樣的局面下,英國殖民政府最好能夠精準打擊。而英國內閣的命令不僅要求印度殖民政府用強力手段徹底壓制一切印度的反對力量,更要印度殖民政府以最大程度調動印度本地資源為英國下一步的戰爭提供服務。這完全超出了印度殖民政府的能力。

  可英國內閣命令也不能不聽,印度總督只能把唐寧街的任務分派下去。幾天後,印度總督就後悔了。在如此緊張的局面下,這道命令的執行被“擴大化”了。

  各地的英國官員在印度享受著特權,早已經形成了可以隨意對付印度人的思維定式。他們很清楚面對的戰爭威脅,生怕丟掉自己的特權,所以對印度人生出了格外的憤怒。

  在這樣的情緒驅動下,先是國大黨的領導人基本被捕,之後各種並不緊密團結在英國殖民者身邊的政黨領導人紛紛被捕。

  此時那些依靠英國人的各地土邦們紛紛發起了“效忠運動”,到了9月18日,印度北方地區的土邦王爺們開了個會,會議上達成了清洗叛逆者的決定。

  所謂叛逆者的定義,在會議的對外文件中自然是印度國內反對英國統治的那批人。所以得到了這些地區英國官員的認同與支持。但是英國正規軍此時正在印度準備與中國開戰,英國殖民政府從去年西歐戰役爆發後就開始在印度大規模徵兵,徵糧。

  真正執行這些計劃的是印度土邦王公們的私人武裝,而王公人眼裡的“叛逆者”到底是英國的叛逆者,還是土邦眼中的“叛逆者”,這個問題就只能單純的靠自由心證。

  行動開始後的頭一星期,土邦王公們先將英國老爺眼中的叛逆者嫌疑人都給抓了起來,從第二個星期開始,土邦王公眼中的叛逆者們遭到了逮捕甚至是殺害。北方地區大部分英國官員看到這麼多反賊被抓,當即對素來堅定效忠英國的印度土邦王公們表達了讚賞。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勇創佳績。只有少數英國官員向殖民政府總督送去了報告,很含蓄的提出了他們的擔憂。

  時間進入到第三個星期,得到了英國殖民政府鼓勵的印度封建地主們開始大規模屠殺起所有不受他們控制的知識階層以及地方的小勢力。

  最著名的是印度北方教派大祭司嘎優的發言,“凡是戴眼鏡,胸口口袋裡帶鋼筆的,都是亂黨”。雖然印度教等級森嚴,但是英國人開辦的學校裡面並不太注意種姓高低,許多低種姓人家裡面聰明的子弟也靠在英國人學校裡讀書,獲得了階層躍遷。其中不少人還進入了英國殖民政府內當了公務員。這批人無疑動了印度婆羅門地主的蛋糕。

  婆羅門家的子弟們知道外面危險,肯定不會亂出門。便是出門了,以他們的長相膚色,以及前呼後擁的派頭,很容易就能確定他們是高種姓,不會誤殺。其他受過教育的人在此時還敢在外面單獨行動,不用說,肯定是這些亂黨在搞串聯,陰謀反對英國的統治。

  這樣的清洗進行了一個星期,到了10月8日,大量英國殖民地方政府的公務員遭到了殺害,引發了印度地方殖民政府的注意。到了10月9日,早就感覺不對頭的印度殖民總督下令停止這次行動。可殺戮一旦開始,想停止就必須大量中央武裝親自到地方上彈壓。可英國殖民當局正在全力備戰,軍隊雖然在手裡,卻不能隨意調動。印度內部的大清洗不僅沒有停止,反倒愈演愈烈。

  10月11日,中國駐英國大使向英國政府轉交了中國政府對英國政府的外交照會,質問英國政府為什麼要對下緬甸地區人民和平請願進行屠殺。英國外交大臣接過了外交文件,聽著中國駐英國大使言辭嚴厲的指責,一時間竟然有點輕鬆。

  倒不是說英國外交大臣對中英戰爭有必勝的信念,而是經過幾個月的提心吊膽後,靴子終於落地了。

  1927年結束的中英戰爭,中國根據停戰協議拿走了上緬甸與阿薩姆地區,下緬甸繼續留在英國人手裡。澳新軍團的屠殺行動發生在下緬甸,中國國防軍抓獲了犯下屠殺罪的澳新軍團,這些“英國老爺”在亞洲國際法庭受審後,該處決的處決,該判刑的判刑,遭到屠殺的地區民眾得到了民事賠償金。

  下緬甸地區的民眾與上緬甸地區本就有比較緊密的血統與經濟關係。在得到賠償金的時候,下緬甸重新淪為英國殖民地,這讓下緬甸民眾很是感慨。

  下緬甸地區地勢平坦,農田多,緬甸知識分子們組建了不少政黨。這些政黨成員發現,原本比下緬甸地區窮的多的上緬甸,先是被中國給與獨立地位,隨即開始建立起了上緬甸共和國,組建起自己的政府,獲得了下緬甸人民無法擁有的獨立自由。

  上緬甸共和國加入亞洲經濟共同體後,在過去十幾年中經濟水平持續提升。而下緬甸人民的生活變化不大,還是受到英國殖民者以及英國走狗的盤剝,過著窮困的日子。此消彼長,上緬甸人民生活水平已經全面超過了曾經更加富裕的下緬甸人民。

  到了最近幾年,下緬甸人結婚,都要求“三轉一響”。三轉分別是自行車,縫紉機,手錶。一響是收音機。這樣的標準,連下緬甸的富人都未必能做到。而達到這樣生活水平的不僅是原本住在上緬甸地區的民眾,十年前逃到上緬甸地區的下緬甸窮人也都有了這樣的生活要求。當那些人越境回到故鄉探親,他們不僅帶回來布匹等生活必需品,甚至還能帶回來英國殖民當局都認的“錢”。用這些錢就能購買商品,這些人的返鄉探親在下緬甸鄉間屢屢引發了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