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六隻魚 作品

第三十七章 成團第一戰


                 放歸了大部分的女使,只留下了羊毫、狼毫盛長柏用得慣,又不願意出府嫁人的丫鬟。

  又在家生子裡面挑了四個十二三歲的丫頭,這些人明顯更值得信任,其他不重要的人手到了徐州再僱人不遲。

  廚娘和婆子,也分別的帶上兩個。

  加上盛紘和王若弗安排的,四個跟隨盛紘外任多年,處事經驗豐富的三四十歲的家中老人。

  盛長柏已經在儘量精簡,出門也帶了三十多個人手。

  這麼多的人口和東西,怎麼也需要一艘大型客船。

  跟當初盛家進京的六七艘船不能比,但考慮到,這些都只服務於盛長柏一個人,已經不能算少。

  這還只是第一波,盛長柏要在徐州置產的話,還需要繼續的加派人手。

  等到夏收之後,秋播之時,盛長柏還要推廣自己的良種。

  不說太多,幾船的種子,起碼要運過去的。

  出發這日,汴京碼頭,友人,同僚,家人紛紛過來給盛長柏送別。

  「盛兄鄭重!」

  「則誠一路順風!」

  這個時代文人相送的話,還是文雅一點,楊柳枝,送別詩。

  如果盛家家資不是這麼豐厚的話,友人相送的時候可能還會送一定的盤纏。

  喝了不少的踐行酒,盛長柏也收下了幾十篇的送別詩。

  汴梁碼頭,每天寫下的送別詩,加起來可能能裝一船,能流傳後世的名篇,也就那麼幾十首。

  盛長柏就算接觸的都是頭幾甲進士,當代的才子,收到的送別詩,也有些平平無奇。

  盛長柏這是普普通通的放外任,不是被女幹堂所迫,也不是黨爭被貶,也沒有李杜那樣的大文豪友人,缺乏一些故事性,情緒不夠,也就難以催生出什麼名篇。

  「長柏,到了徐州安置了之後就給家裡來信,還缺什麼你就說,母親派人給你送過去。」王若弗第一個跟盛長柏話別,說話的時候甚至含著了眼淚。

  這次來相送盛長柏,盛家的大大小小姓盛的都到了,就是已經嫁人的華蘭,也來了碼頭相送。小說書

  「母親,孩兒不能在身邊盡孝,你自己多照顧自己,就不要跟林棲閣的做什麼無謂的爭鬥了。正所謂,爭就是不爭,不爭就是爭。只要母親做好當家大娘子的份內事,自然就可以壓過林棲閣一頭。」

  看著王若弗真情留露,盛長柏禮節性的客氣過後,還是不放心的對王若弗小聲囑咐了一句。